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有一些人是教师们的“老师”:用他们卓越的教学科研水平、用他们危难时敢于担当的品格、用他们教学管理两手抓两手硬的能力……
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师生们共同学习的榜样。
他们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师者大爱,更用担当作为诠释着师者仁心。
值此教师佳节,让我们共同走近教师们的“老师”,一睹他们的风采。
闫平玉:初心不改,只为明亮那方
1992年,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他的心头萦绕,从那时起,做老师就成了他的梦想。
2001年,在高考志愿栏内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师范。
2005年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国外的高薪,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三尺讲台。
十六年来,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主管学校教学的业务副校长,他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坚持和孩子们说英语,他就是郑州市管城区第二实验小学的英语老师闫平玉。
闫平玉更喜欢被称为“英语老师”,在他眼中,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们备好英语课、教好英语课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
在教学中,闫平玉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每节课都安排story time,和孩子们讲讲国外的风土人情,聊聊英语国家的奇闻趣事。
他还和孩子们约定“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管理,用耐心和细心浇筑满腔的教育热忱。
多年来他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上好每一节课。
从每一个学困生入手,从基础抓起,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小白到“小白龙”,持续的努力是底色
从教学小白到获评省市优质课,他始终践行着课程育人的初衷,把课堂当阵地,把教材当武器,用真心和爱心呵护祖国的花朵。
十多年的坚持,十多年的磨练,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实习教师成长为全国优秀外语教师、郑州市骨干教师。
精湛的业务和高超的授课本领使他被评为郑州市教育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管城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作为业务领导,他坚持撰写教学论文和开展课题研究,把教学中的问题当做课题,以课题研究为导向,扎实开展教学活动。
他把教研中总结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理论成果集结成册。
任教以来,他先后在相关期刊发表论文18篇,主持或参与21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参与编写5部著作。
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他坚持专业引领,发挥名师辐射。
指导的工作室成员在课堂达标、技能比赛等领域取得较大进步。
作为国培讲师,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分享给一批批的国培学员,郑州师范学院、许昌学院、信阳师范学院都留下了他讲学的身影。
崔林山:把自己“钉”在岗位上,坚守在战“疫”一线
越是在危难时刻,越能见到坚守、看到担当。
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一个党支部都是一个战斗堡垒。对崔林山来说,更是如此。
作为郑州市管城区野曹小学党支部书记,他以上率下,带领着党支部的党员们,奋战在战疫一线;他克难攻坚,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战疫一线。
8月8日下午,野曹小学再次接到任务:为保证郑州市按时完成第三轮核酸检测任务,学校要打开校门承担社区核酸检测任务。
崔林山第一时间披上红马甲,投入到全员核酸检测的第一线。
这一幕,在这个夏天一次又一次地在师生们身边上演。
为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尽管烈日暴晒,崔林山仍旧耐心细致地引导组织群众按照有效距离间隔、佩戴口罩、文明排队。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党员教师们也积极响应号召,投身核酸监测点的志愿服务。
崔林山全力以赴的背后,是他克服的许多困难。
由于是临时接到的通知,他顾不上安顿好家人。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家人多次打电话给崔林山寻求帮助和安慰。
面对家人电话中的抱怨和委屈,崔林山只能一边安慰家人,一边坚守在岗位上。
崔林山在电话中安慰家人的话语被现场采样的村民听到,大家都为这位党支部书记点赞。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教育学生要舍小家为大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作为党员教师,我们必须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像一颗钉子,把自己钉在这个岗位上。”崔林山说。
刘广勇:用心关爱学生,用情播撒阳光
今年32岁的刘广勇,是郑州市管城区南学街小学的一名教师。
他的平凡人生,从师范学院毕业开始,彼时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他,迎来了一场漫长、富有挑战却又浪漫的职业生涯。
新的学期,学校教师会上分班结束,刘广勇倒吸一口凉气,他将接手全校的“魔王班”。
此班纪律松散、学生行为举止散漫、班风不正、学风不浓、学习成绩低下,如何带好这个班对于任何一个班主任来说都将是一大挑战。
开学初,刘广勇在与学生相处中不断寻找切入点,没多久便锁定了班上的一名女生。
该生不仅学习成绩不好,上课还经常有睡觉现象。与孩子及其父亲沟通后才得知,这样嗜睡的情况已经有一年之久。
刘广勇心中一惊,想到自己中学时期,有位同学和这位女生情况极其相似,为此常常被老师批评,被同学笑话,最后就医得知身患重病。
于是,他便委婉地劝说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身体。
没过几天,便得到噩耗:孩子身患白血病已经在医院进行救治,其父在郑州开始变卖家当,来填补昂贵的医药费。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帮助自己的学生这是他的第一想法,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于是,他想要组织一场活动来帮助孩子,同时对学生进行一场爱的洗礼。
消息和想法一告知学生,大家便行动起来。在刘广勇的组织下,班长撰写爱心捐款倡议书,纪律委员负责捐款仪式,音乐委员负责合唱的节目编排,班主任则负责与学校领导做好沟通。
大家群策群力,一场爱心与病魔的斗争就此展开。
班级捐款活动时,一个个纯真善良的少年捐出了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十几位家长也送出了自己充满祝福的爱心。
其中一名学生抱着存钱罐把自己一年来积攒的400多元零花钱全部投进了捐款箱,那一枚枚硬币碰撞在一起,演奏着爱的赞歌。
此次活动,班级55人捐款数额七千多元。
仪式上,大家还现场连线了正在治疗期的同学,合唱了《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给她送去了最真挚的问候与祝福。
用心用情,刘广勇为班级倾注了爱心,也收获了一个有爱的班集体。
他在班里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班级凝聚力。
“笔谈”是他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一种新形式;“学会感恩”主题活动,通过节日为契机,布置相应任务,让学生学会用一颗感恩心去看待这个世界; 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魅力……
2018年,刘广勇成为了郑州市管城区南学街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他一直以着力打造一支有坚定信念、精湛业务、仁爱之心、研究能力的班主任队伍,成为了学校班主任队伍的领头雁,管城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 (编辑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