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要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让孩子们的心灵如花一样绽放。”
她说:“爱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我要用自己的爱心接触孩子们花一样的心灵。”
她是汪佳怡,郑州市管城区东三马路小学的一位普通教师,一位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的园丁。
河南商报记者 李志远 受访者供图
做叶的事业,守护花开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雨果的这句话,为汪佳怡指明了爱的教育的方向。
从2011年踏上教学岗位,从教十一年里她担任了十年的班主任。
她带的班,始终洋溢着一股爱的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渗透到每个家庭之中。
这与汪佳怡甘做绿叶、守护花开是分不开的。
每天清晨,汪佳怡总是早早来到教室,为学生们做好一天的教学准备。
为了增强班级学习气氛,她努力做好教室文化的布置,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她坚持认真钻研课标,仔细分析教材,备好每一堂课。
放学后她总是很晚才走,要把学生一天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晚上七八点家长还经常接到她在学校打来的电话,了解学生近期在家的学习情况。
汪佳怡说:“我有一个大家庭,我是54个孩子的妈妈。因为家长最信任的就是老师,他们把孩子放心的交给我,我就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
用爱心灌溉,静待花开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百花园的最鲜艳的一朵。
四季之景不同,花的花期也有早晚。
在汪佳怡眼中,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之花都是纯粹而美好的,她用爱心去灌溉、去静待一份花开。
作为班主任,汪佳怡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去尊重每一位学生。
她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就像朋友,会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做当下流行的手语操。
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她在网上下载了许多有趣的古诗新唱视频,每天在家自己先练习,到学校后与学生们一同表演。
大课间里,她会和大家一起打打乒乓球,做游戏等互动活动。
中午午餐结束后,她会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待他们睡着,会去为孩子们整理衣衫,避免着凉。
课下的办公室经常会看到学生们拉着她的手,依偎在她身边聊天的场景。
当她发现学生有一些小情绪的时候,会及时和他们沟通,了解情况后帮助他们分析解决。
她说:“只有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以学生的要求作为爱的起点,才能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出爱的感情,并使之升华。”
在她的心中学生就像一粒种子,想要种子开花结果,就必须付出努力。
所以,她一直把满腔的热情倾注到学生的身上和教学工作中,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实践中力争精益求精。
功夫不负苦心人,她所教授的语文课,被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评为教学观摩课,被管城回族区教育局评为优质课一等奖;她本人被评为管城回族区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与教育分不开,我深深地懂得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因势利导,做到润物细无声,才能成为孩子们心目中那个喜爱的老师。”(编辑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