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宋红胜 实习生 金萍 通讯员 孙玉镯 刘文静 文/图
近日,新乡遭遇了历史罕见的超强暴雨,牧野大地变“一片汪洋”。危难时刻,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到抗洪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守护周围同胞。新乡市农科院的工作人员,就是其中一员。
“保护国家财产,我义不容辞”
防汛救灾期间,新乡市农科院办公室主任范永胜辗转反侧。他牵挂着行政院的一门一窗;牵挂着辉县的每一杆玉米、每一片土地;牵挂着新址的每一根稻株、每一棵辣椒。
洪水肆虐,市区的洪水已导致道路几乎无法通行,范永胜却毅然走出家门。他召集屈涛、刘翼成、朱坤等人,去单位查看进水及受损情况。
他们淌着到大腿根的水艰难抵达单位。在单位汇合后,范永胜第一时间组织大家对配电室及办公楼进行检查;联系南环研发中心及辉县试验地,统计受灾情况;及时转发气象信息到工作群,安排部署防汛工作。
忙碌到脚不沾地,但范永胜说他很快乐。因为他保护了单位的财产,保护了大家日常办公的地方。
“关键时刻,我必须冲上去”
牧野湖湖水暴涨,有倒灌危险!
得知这一消息后,范永胜迅速赶往牧野湖装扛沙袋,和群众一起封堵河水倒灌。劳动中范永胜奋勇当先,运土、装袋、搬扛、固堤坝,挥汗如雨。
由于人手不够,他积极将牧野湖告急的情况发到多个微信群,召集更多志愿者加入。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牧野湖保护战”,范永胜发挥带头作用,迅速组织,将志愿者编成小组行动。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牧野湖筑坝基本形成。
大堤筑成了,但范永胜手破了,腰也累弯了。可是他不管这些,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必须要勇担当,冲上去!”
艰难险阻,不能阻挡他勇往直前的脚步
卫辉告急!物资紧缺!
时刻关注灾情的范永胜,全然不顾连续奋战的劳累,立即投入到“卫辉保卫战”中。
他和同事自费购买饮用水、方便面、蔬菜等物资,准备运往卫辉。但此时的卫辉早已成为一座水城,道路无法通行。
范永胜心急如焚,他抱着物资必须送到群众手中的态度,辗转联系到卫辉市财政局,协调特殊车辆,终于将物资送到救助点。
此时,微信圈有一则“卫滨区养老院的老人们严重缺乏物资,亟待救援”的消息。范永胜等人看到后再次自费采购蔬菜、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立即送往卫滨区办事处。
洪水漫灌,通往养老院的道路异常艰难,但面对未知的洪水,范永胜等人没有退却。“即使车辆抛锚,也要及时将物资送到老人们手中”范永胜说道。
平时半个小时的路程,他们走了两个多小时,物资终于送达养老院。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最危险的地方,往往都有农科人的身影。
防汛救灾期间,市政府发出十万火急动员令,荣校路和新中大道交叉口附近,洪水正源源不断地往市区倒灌。
闻“汛”而来,此时已经连续奋战36小时的范永胜体力严重透支。但他依然带领农科院几十名志愿者,在湍急的水流中和其他志愿者手拉着手,排成了长龙,用身体组成人墙挡住了漫堤的水势。
这边形势刚刚好转,范永胜又奔走在运送物资的道路上。前往小店送物资、及时将饭菜送至牧野区政府救助点,让救援人员及时吃上热乎的馒头。面对救援人员的感谢,他们放下东西就急匆匆离开,迅速开展下一场救援。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和我的城市,齐心克大雨滂沱。”暴雨过后,唱着这首改编版的歌曲,范永胜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悸动。
如今,包括范永胜在内的新乡市农科院工作人员,他们仍奔赴在灾后重建的工作中。
(河南商报首席编辑 李萌 编辑 吉倩倩 施尚景 刘梦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