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市
地市

安置点群众吃上鲁山揽锅菜、胡辣汤 河南鲁山志愿者驰援卫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8  浏览次数:9956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 孙超 通讯员 乔新强昨天中午我们做的是鲁山揽锅菜;今天中午的饭是从鲁山老家那边拉过来的胡辣汤、大馒头。我们这次来的目的就是,让安置点群众顿顿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7月27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后河镇第二中学安置点,来自平顶山市鲁山县
 河南商报记者 孙超 通讯员 乔新强

“昨天中午我们做的是‘鲁山揽锅菜’;今天中午的饭是从鲁山老家那边拉过来的胡辣汤、大馒头。我们这次来的目的就是,让安置点群众顿顿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7月27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后河镇第二中学安置点,来自平顶山市鲁山县的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何艳彬介绍。



日前,河南省部分县市发生严重内涝和灾情,一些安置点的群众一日三餐以啃方便面、喝矿泉水、吃袋装面包等为主。让安置点群众吃上热乎乎的可口饭菜,成了许多鲁山县志愿者“不约而同”的想法。

集思广益后,7月25日上午,在元素•逸臻餐厅总经理何艳彬的组织下,由元素•逸臻餐厅、书香鲁山•经典公益读书会、鲁山爱之家的何艳彬、谢超、乔军利、张亚珂、王中操等26名志愿者(其中包含6名厨师)集合在一起,带上价值18000余元的米油、挂面、锅碗瓢盆、调味料等,开着悬挂有“新乡挺住 ,鲁山同胞来了”、“坚定信心,重建家园”等标语的车辆,向卫辉市进发。

当天下午到达新乡后,3名厨师志愿者前往新乡救灾调度中心支援,其他23名志愿者随后赶到卫辉市后河镇第二中学安置点。简单休整后,26日一大早,志愿者就起床为灾民们熬制了小米绿豆粥,配上白面馍和现场炒的包菜、辣椒、西红柿等“大烩菜”,让安置点的群众几天来第一次吃上了热乎乎的、鲁山风味的饭菜。



当天中午,志愿者们又为安置点群众制作了河南美食——“鲁山揽锅菜”。该安置点群众在夸赞“鲁山揽锅菜”味道确实好的同时,更为志愿者的辛勤付出纷纷表达谢意。晚上,志愿者又制作了河南人爱喝的“汤面条”,更得到了安置点群众的一致称赞。

27日早上,志愿者为安置点群众准备的是热腾腾的大米南瓜粥,外加炸馍干、洋葱炒黄瓜。中午饭则是从老家拉过来的、足有600碗、在鲁山小有名气的姚亮胡辣汤,并配足了600个当天早上刚出笼的大白馒头。



据何艳彬介绍,卫辉市后河镇第二中学安置点共有1100余名群众。鲁山志愿者团队负责560余人就餐。“今天晚饭要做的,还是大伙爱吃的馍菜汤。我们将会一直坚持到安置点撤除为止,以可口的热乎饭菜温暖当地群众的心房,以实际行动展示‘鲁山县文明使者’的新形象。”志愿者谢超信心满满地说道。(编辑 吕瑞天 施尚景 吉倩倩)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