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河南师范大学野外实习基地、野外实测站揭牌仪式在信阳市商城县黄柏山李贽学院报告厅举行,这是该校支持黄柏山生态文明建设以来的一次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举措,为弘扬黄柏山精神、推进商城县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余国营,副院长陈建军,商城县县委副书记裴军出席揭牌仪式。现场,河南师范大学与国营黄柏山林场、黄柏山生态文明教育中心签订了《河南师范大学专业实习基地实习协议》,余国营与裴军共同为基地和观测站揭牌。
黄柏山位于大别山北麓,商城县南部,境内千峰披翠、万木竞绿,四时如画、风光旖旎。这里有植物2000多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达50多种,如银杏、木兰、青檀、连香树、大别山五针松等;动物300多种,白冠长尾雉、黑鹳、金雕、豪猪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享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的美誉。2016年,与河北塞罕坝林场一起被国家林业局推举为“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场65年来,三代黄柏山林场职工用青春和生命染绿了一座座荒山,成功铸就“敢干、苦干、实干、巧干”的黄柏山精神,换来了老区人民今日最宝贵的绿色财富。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学习,黄柏山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种资源以及‘四干’精神都吸引了我们,按照国家、省对生态文明建设指示精神,基于现阶段我们学院的科研发展方向以及黄柏山当地的优质资源,我们在此共同建设了野外实习基地,这不仅推动了校地合作,更有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的建设管理。”余国营在仪式上还预计将来在基地基础上建设“商城森林生态研究站”。
“希望在校地双方共同努力下,把高校的智力优势与黄柏山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实践,推动科研创新,不断提升黄柏山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黄柏山林场相关负责人说,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深化校地合作,借助大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拓展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据悉,仪式结束后,将有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300多名师生代表在黄柏山开展为期一周的野外实践活动。 (编辑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