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社会公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6月26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近50名市民来到位于黄河岸边的中牟县万滩镇关家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研学活动。
当天,市民朋友们在这个精品村,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旅体验项目,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感受更深了。
赏盆景
“提及黄河柳,就知道来自河南”
当天活动的第一站是盆景花卉基地。映入眼帘的一盆盆盆景,树干遒劲有力,枝条婀娜多姿,郁郁葱葱。
很多人市民好奇:这是松树吗?盆景工艺师张桂庆纠正道:它们俗称黄河柳(学名柽柳),在黄河流域广泛分布,其中河南段的很有代表性。
张桂庆介绍,近些年,在国内盆景展示大赛中,只要一看到黄河柳,业内就知道是来自河南。只要有黄河柳盆景,经常能抱回来大奖。
高粱秸秆画
既环保,又艺术,还能帮村民致富
在高粱秸秆画艺术中心,活动参与者通过对秸秆不同色彩的组合粘贴,制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体验到手工制作的快乐。
郑州市民程女士带孩子一同前来,目睹现场一幅幅秸秆画工艺品,惊奇不已,“以前只知道高粱成熟后,高粱秸杆就要处理掉。现在做成秸秆画,不但生态环保,而且有艺术价值,还能给村民增收,一举多得,实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摸鱼插秧
看谁是“捉鱼小行家”“插秧能手”
摸鱼插秧环节,大家的玩劲儿都上来了。方块状的坑塘内,小朋友们挽起裤腿挑进去。鱼在塘里游得欢,他们也来回追逐,斗智斗勇。
在岸上看得不过瘾,家长们也纷纷下水。谁是摸鱼高手,现场见分晓!
亲子插秧环节,他们埋头弯腰,一手攥秧把,一手插秧苗,密切协作。
在生机盎然的田园风情中,他们感受到了农耕劳作的辛勤和快乐,对“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能更好地践行“不浪费一粒粮食了。”
田园采摘
“咦,味道甜甜的” “尝到了大自然的味道”
在田园采摘时,一眼望去,大片大片的蔬菜棚架,一串串鲜红欲滴的西红柿挂满枝头,还有黄瓜、菜瓜、土豆……瓜果飘香。
小孩子们兴奋地冲进去,迫不及待地摘下一个个西红柿,洗干净放入口中,“咦……”,他们还在品尝着,几秒后过后,他们的门头舒展开了,“呀……”
“味道跟平时吃的有点不一样,口感更甜些,还有沙瓤的感觉。”一位12岁的小朋友说,“听农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都是无公害种植,每天晒太阳,更充分地吸收养分,味道更好。”
孩子们提着篮子忙活个不停,大人们也是在棚架中穿梭着,选颜值高的瓜果拍照合影,他们品尝着大自然的味道,也找回了儿时的记忆。
环保公益实践
黄河边捡拾垃圾,保护母亲河
采摘环节玩得过瘾,紧接着的蔬菜套圈更是让大家踊跃试个不停。其中一位套圈“小能手”不一会儿工夫,就套到5份蔬菜礼包,捧着奖品,笑开了花。
夕阳西下,黄河大堤上,大家穿起红马甲,带上小红帽,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沿着大堤两侧的绿化带,沿途查看、寻找花草丛中的垃圾,将它们装进携带的垃圾收集袋,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保护环境、保护黄河母亲河的理念。
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品质,助力打造美丽田园特色示范村
当天活动中,对于关家村的美丽生态,大家都印象深刻。
据了解,中牟县万滩镇关家村是郑州市全力打造的50个精品村之一,西靠黄河,水资源丰富。近年来,依托精品村建设、稻草人农场和“择桐”盆景基地项目等,关家村积极开创“归园田居•关家村”旅游品牌。
其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关家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基础和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发展的主基调。
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土壤污染处处长逯祯介绍: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以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以城乡结合部、沿黄流域生态环境整治为重点,从与全市农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入手,致力于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新农村。
今年1月,根据郑州市统一安排,郑州市生态环境局还派驻精品村专班到中牟县万滩镇关家村开展联乡包村工作。目前,郑州市生态环境局为关家村改造的污水处理系统正在建设施工。
下一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包村专班将联合万滩镇关家村党支部,从规划引领、一体化生态平台、自然生态等方面,以3A级景区建设标准,全力协助将关家村打造成更富吸引力的“宜居、宜产、宜游”美丽田园特色生态村。 (编辑 施尚景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