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的南阳市镇平县繁花似锦,周末市内外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以花为媒的“花经济”正成为镇平县乡村振兴的新亮点。“花经济”带动旅游产业,既盘活了土地、扮靓了乡村,又为农民增收拓宽道路。
美了一块农田,富了一片乡土
漫步在彭营镇冯营村顺欣古桩苗木基地,花儿绽放正艳,满园繁花似锦,花香四溢,沁人心脾,360亩的月季千姿百态,绚烂夺目。目前,该基地月季品种已发展到1000余个,有绯扇、粉扇、金凤凰、夏洛特、黄金玫瑰等。值得一提的是,园内正在集中培育的3-30公分的古桩月季是月季市场现有的最先进的培育种植技术。
“5公分的月季每亩一年可收益25万元,10公分以上的月季每亩可收益125万元以上”,负责人冯顺顺正在指挥工人挑选、起土、装车。基地目前固定用工18人,每月2000元工资,旺季用工100人左右,每天工资50-60元,可以为周边村庄大量富余劳动力提供灵活就业。
近年来月季市场前景广阔,基地所培育月季销往北京、天津、苏州、广州等20余个大中型城市。“冯营村的月季种植是我们镇特色产业的典范之一,通过流转土地,既解决了村里劳动力就业,也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同时美化了乡村,可谓一举多得!”支书马玉敏说起产业发展喜上眉梢。
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振兴经济
走进杨营镇程庙村,尚未看到花田,阵阵花香便随风袭面而来。玫瑰园里,在绿叶映衬下,一簇簇玫红色、淡粉色玫瑰惹人喜爱,不时有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徜徉花海,令人如痴如醉。
2018年春,回创青年张漭看到村里光伏电站下闲置的土地杂草存生,便将其利用起来发展玫瑰种植产业,如今,除了光伏电站下的基地,该公司已发展种植玫瑰300余亩,亩均玫瑰产量达1600斤。目前,基地已研发的产品有玫瑰花冠王、玫瑰花瓣、玫瑰酱、玫瑰醋、玫瑰纯露提取液等数十种产品,已初步形成种植、分拣、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如果单纯种植玫瑰,通过采摘卖花每年一亩地收入也就3000元,如果进行深加工,提炼玫瑰纯露,开发玫瑰加工品,每亩地年收入可达6万元。”在杨营镇玫瑰生产车间里,张漭介绍着玫瑰深加工产业。大型烘干机、原液提取装置等设备把一朵朵玫瑰花变成了“致富宝”。
游客饱了眼福,农民鼓了腰包
沿着207国道镇平县杨营镇段,放眼望去,一片水连叶、叶连天的景象中,数不尽的荷花竞相开放。走进中原荷花博览园,满园香莲莲花盛开,妖娆多姿的莲池花海,那婀娜缤纷的花朵、颔首笑迎的莲蓬、绿浪翻滚的莲叶,让人流连忘返。
该园区是长江以北旱作农业地区规模最大的万亩莲藕种植基地,核心旅游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背景生产区8000余亩,引进、培育国内外名贵观赏莲400余种。吸引野生保护鸟类红冠水鸡、野鸭、白鹭、夜鹭等10余种上千只,园内栽种桂花、玉兰、海棠等景观树种20余个5万余株。
经过多年发展,该园区发展成为集莲藕种植、生产加工、旅游观光、产业扶贫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周边850名农民参与莲藕生产,受益群众1000余人。杨营镇代营村村民马建敏曾是贫困户,2018年到园区务工,每月2000元左右,除去淡季几个月,年收入13000元左右,基本保障了家庭生活开支,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一枝一叶总关情”,镇平县把强县富民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围绕月季、艾草等特色农业产业实施生态与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中原荷花博览园、七彩沟、薰衣草庄园、菩提寺森林公园、太公湖等乡村近郊游景点游客持续增长,仅第十七届玉雕节及五一假期,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2.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44万元,真正体现了“如花似玉大美镇平”的特色与魅力。(编辑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