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意味着起始,更昭示着无限的可能。
因为是零基础,每周六周日早晨,学习音乐的高一9班学生张钦泽都会在家里练习半个小时的发声。
同样是零起步,学习艺术舞蹈的高二6班学生张雅星每天都会挤出来时间去舞蹈教室里加练。
在这里,她流过汗,流过泪,受过伤,快放弃的时候都会对着镜子说:坚持!
在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这样的场景已是常态,选择专业课的他们大多数是零基础。
就是因为这种零基础他们才更能俯下身子去跳,去唱,去写,去画,去演,零基础的他们正凭借后天的努力朝着属于自己的舞台迈进。
从零基础“跳”入郑州大学,他凭啥能成功?
2019年,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学生张智超收到郑州大学录取通知书,他反复打开又合上,确认了好几遍才信以为真。
高一下半学期,在同学的鼓励下,张智超选择了舞蹈专业,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舞蹈零基础就从基本功下手,课上多听 课下多练,在家里玩则是多看舞蹈视频提高自己的舞感。无数次地去重复练习一个动作,争取把细节给做好。”张智超说。
面对水平差异这么大的学生,专业课教师王珂在上课时困难重重。她要让所有的学生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锻炼,把基本功打好,需要不断地去与学生交流,发现问题并解决。
在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的艺术节上,学姐们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样子吸引住了学生张雅星,在选择专业课的时候,她选择了艺术舞蹈。
“舞台上她们跳得这么美和自信,我就下定决心了,坚定选择以后,似乎都能轻松克服疼痛了,我看到自己身上的伤,竟然感觉充满幸福感。”
在舞蹈教室里,高二6班张雅星流过汗,流过泪,受过伤,但她从没想过放弃舞蹈,只因想继续追逐心中的大学梦。
“压腿是最疼的,小伙伴们压腿的时候经常一起数数来鼓励,到最后一起流泪。”
张雅星说:“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就应该去坚持,哪怕前路充满荆棘也不要放弃。”
艺术舞蹈教师耿茜茜说,艺术舞蹈最难克服的就是疼和坚持,拉筋的过程就是生疼,学生们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在舞台上绽放。
在耿茜茜看来,艺术舞蹈也在影响着学生们其他的兴趣,专业课得到了认可,文化课也就更自信。
从零到一,再到每一天的坚持
与张雅星一样,高一(9)班学生张钦泽选择音乐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为了打好基本功,周六周日早晨,他在家里阳台上练半小时的美声。
“自己说话还能发出另外一种腔体,感觉不可思议,音乐给了我更大的自信心,也对提升文化课的水平有帮助,感觉一件事坚持下来,所获得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会激励自己进步。”
音乐老师告诉张雅星:实力越强,一个人也会变得更自信。
在美术老师曹静波看来,学习画画就是由繁到简,从面面俱到,到提炼,再到经典。
零基础也不怕,坐得住、有耐心就是基本功。
“通过观察,把眼睛看到的用笔表达出来,由球体到苹果、由圆柱到茶杯的转变。瓶颈期,老师与你一起等待,只要坚持画下去就是成长的过程。”曹静波说。
只要是让人驻足观看,你的作品就是成功。
2021年5月份结束的郑州小舞王国际争霸赛暨舞蹈艺术展演上,高二6班学生张岳恒,拿到了女单单项恰恰第二名的好成绩。
拿到奖项的她,第一时间去拥抱了王珂老师,她感觉,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艺术节上学长学姐在舞台上绽放出自己的光芒,我就喜欢上了体育舞蹈,最终也选择了这个专业。”
别人都说艺术是考大学的捷径,但是在张岳恒看来:这是自己无数次的流汗和流泪换来的。
为了能穿着高跟鞋站稳舞台,张岳恒选择连续转圈,一个动作练习上百遍直到站稳为止。
“文化课上课好好听,专业课老师教的动作多练习,有时候也想过放弃,但是我相信,只要再努力一点点,成功就在向我招手。”张岳恒说。
目前,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成立艺术教研组,研究艺术高考的趋势,不仅有传统的美术、音乐、体育和播音,还有体育舞蹈、表演艺术等专业。
学校还开设了美术、书法、传媒、播音主持、体育等7个特色专业,开设舞蹈班、小主持人班、绘画班、国学班等13个特色课程。
在这里,用细致贴心,给你从零到一的可能
这么多专业如何选?找到了特长该如何培养?
专业办主任孟庆菊说,学生从了解专业到确定专业需要经过三轮的确认。
通过活动,让学生们对专业课有了初步的直观了解。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两个专业,根据所选专业,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与家长见面,让学生家长清楚该专业。
“初选时,学生可选两个专业作为定向方案;测试时,老师们优先选择第一专业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如老师们认为第一专业不太适合,则会安排第二专业测试,由家长和学生确认。”
学生如想更换专业,则要对他们再次组织个体测试。
在专业分班前,和家长再次进行确认,三轮确认对学生有了更大的尊重。
而对有形象要求的专业,老师们则是先走进班级对学生们抛出橄榄枝。
经过十几年的特色教育,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已摸索出来的独有经验,让很多学生的梦想在这里启航。
学校还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设计,做到每学期有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老师在固定的模式上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做调整。
“直到省统考结束,我们的教学计划都将细致到每一次课。”孟庆菊说。
正是因为经验和细致,在2021年武汉音乐学院专业考试中,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高三考生黄瑞婷以82.35分收获了全国第16名的好成绩。
艺术高考中,专业过线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考入名牌艺术院校的学生逐年增多,无数学子从这里顺利走进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学府。
在过去的2020年,师生们收获各级各类奖励累计157人次,其中,国家级8人次、省级7人次、市级133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各类美育活动中,师生们合力捧回了93座奖杯,其中,国家级奖项1个,省市级一等奖18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49个。(编辑:刘梦鸽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