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高考地理试题采用了全国乙卷,内容难度如何?河南商报邀请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地理学科教师张烨对试卷进行评析。
全国乙卷试题整体平稳,不管从材料选取、设问形式,还是从考查内容和考查难度上,都体现出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较往年相比,试题难度相对较小,但依然突出地理思维品质,彰显地理学科特色,实现地理高考的育人价值、选拔功能和引导教学作用。
试题继续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作用,立足考查地理基础主干知识,但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关键地理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
植入伟大成就,彰显大国风范
结合地理学科的相关特点,今年的地理试题依然选择了反应新时代国家伟大成就的背景材料,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引导。
比如1-3题,以新疆棉花无人机收摘的研发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理知识的同时,展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传递国之正能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的自强奋斗。又如第43题,以云南元阳探索内源式旅游开发模式为信息载体,讲述了中国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卓越成果,彰显大国风范,展现强国实力。
难度把控得当,突出基础主干
本套试题难度把控适宜,梯度设置合理,区分度控制得当,同时能有效地发现在地理教学中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没有偏题、怪题,考查重点集中在地理学科基础主干知识上,所考查的知识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三大主题,覆盖了高考大纲所规定的三个必修和两个选修模块内容。
从各题设问角度和考查内容看,均立足于核心和主干知识,涉及的地理主干模块有:工农业生产、港口建设、地球上的大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全球变暖、第三产业的发展、河流与湖泊、洪涝灾害、湿地开发、风沙问题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等等。试题导向性强,实现高考引导教学的作用。
重视关键能力,凸显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性表述,由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四大核心素养组成。全国乙卷凸显对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考查,尤其是对地理 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发展的考查,同时注重考查关键地理能力。
整份试卷非常重视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比如9-11题,以苔原带的分布为切入点,通过文字材料,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等方面考查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此题关注地理事象的时空变化,引导教学重视对地理过程的探究。此类试题灵活性很强,难度较大。所以,对考生来说,需要极强的综合思维能力才能突破难点、抓住重点,选准答案。
另外,整份试卷深入贯穿人地协调发现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比如37题,以巢湖西岸圩田区从种植庄稼转变为发展水产业为线索,图文并茂,考查考生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以及人地协调发展观核心素养。由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湿,激发考生深入地思考人类与环境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又如44题,以青藏铁路某风沙活动路段两侧的调查为材料,采用详细的数据还原真实研究过程,充分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等,并且引导考生正确认识大型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协调发展,需要考生灵活多变地处理问题。
贴近生活实际,关注热点信息
试题选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高考地理试题一直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很多试题的材料都是生活中某些地理现象或情景,自然地延伸出相关的地理问题,启发考生使用学科知识和地理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体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
比如36题,以上海咖啡馆的发展为素材,以上海咖啡馆的空间分布、目标消费人群以及咖啡产业园的区位选择等为设问形式,试题非常贴近实际生活,从而引导考生要学会观察生活,学习过程中能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地思考地理问题。选取材料既有基础的传统知识概念,又有当今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1-3题,结合近年来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发展新趋势,考察新疆农业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热点信息,关注社会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为中国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自豪感与爱国之情。
此外,本套试题关注的热点问题还有第7-8题的城市热岛效应问题、第9题的全球变暖问题、第44题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等等。总的来说,今年的全国乙卷地理试题在题型设计、内容比重、信息呈现方式等方面基本延续了近几年的特点。但命题稳中有变,材料新颖,贴近生活,具有探究性,基本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试题灵活性、综合性强,注重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综合思维能力。
看完分析,大家是不是觉得地理原理没有那么晦涩难懂,地理试题做起来也非困难重重。只要在复习备考中跳出题海,反思总结,抓住主干知识,培养核心素养,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关键能力。
相信大家在应对地理试题时能够游刃有余,高考取得高分更是易如反掌,手到擒来。
个人介绍
张烨,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地理学科教师。曾获得河南省教学标兵、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郑州市技术状元等荣誉称号。河南省工会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多次获得郑州市优质课一、二等奖,多篇论文获省市一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编辑:张恒 吉倩倩 刘梦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