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政策激励、房企扎堆布局,装配式建筑迎来新机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7  浏览次数:2554
核心提示:装配式建筑工地“干净得不像工地”
 河南商报记者 高瞻展

在塔吊的配合下,几位工友扶着预制好的墙面,对准钢筋落下,随后矫正好与地面的垂直度,再将接口处按照技术标准进行连接,这样一块预制墙板就安装好了。

这是郑州南四环碧桂园时代城?园装配式建筑工地上的一幕。

事实上,装配式建筑并非新鲜事物,类似的场景经常可以见到。并且,在国家政策激励及房企扎堆布局下,装配式建筑市场已迎来爆发式增长。更有专家指出,装配式建筑将是建筑产业向工业化转型、建筑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装配式建筑工地“干净得不像工地”

记者在位于郑州的碧桂园时代城?园工地采访时,发现工地上有不少叠合楼板、楼梯构件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并没有见到大家印象中的“粉尘与锯末子齐飞,工人们灰头土脸”的场景。

该项目的吊装技术工人任师傅说,这些楼梯等构件,都是在工厂里定做好运送到工地上。“减少了很多现场浇筑、抹灰等工艺,原始材料也不用像之前那样堆积到工地上,所以工地上看上去很干净。”

构件不用现场加工的变化,也让工种也发生了不小改变。“现在工地上更多的是吊装工,将这些构件按照设计组装到一起,并对节点进行加固。”

(某建筑工地上装吊工正在安装预制墙面,装配式技术运用所衍生出的大量新岗位,对工人而言无疑是一次重要“转型)

郑州碧桂园时代城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装配式建筑工艺在技术上并不复杂,但是在协同和流程管理上提出了要求。

“需要彻底克服各职能线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将项目设计、采购、成本、施工等环节打通。”他以构件吊装环节为例说,每个构件的“出场”顺序都经过了周密设计。因此,整个吊装过程充分考验着吊装工人的专业水平。项目工人要经过管理人员的多次培训交底,并在吊装期间重重复核,才能确保各个构件严丝合缝、环环相扣。

据介绍,装配式建筑不只是干净,还有很多质量上的改变。

任师傅告说,从施工角度上来讲,原来的现场搅拌混凝土给工程质量带来的不确定性太多,从人、机器、原材料到整个施工工艺,包含很多不可控的地方。而在工厂里标准化生产出的预制墙壁,却可以有效避免开裂,空鼓、裂缝等墙体质量通病。

政策激励下的装配建筑迎来新机遇

事实上,装配式建筑不只是碧桂园在积极推进,各家房企也都在主动布局。并且,装配式建筑也并非是近两年出现的新现象。

早在2007年,就已经有房企开始探索装配式建筑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当年,万科在上海浦东万科新里程项目上试水装配式建筑的工艺,被视为商业房地产开始了对这一领域的探索。

之后,碧桂园、保利等也开始了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拓展布局。

(中建七局某装配式建筑PC构件厂,工业化生产的部品质量稳定,也更节能环保)

据了解,在碧桂园的东莞茶山项目,就依靠其自身创造的现浇工业化技术,在建筑工地上实现了这样的场景:钢筋、砖块、砂石、外墙棚架消失不见,大门口的红外感应洗车系统及时洗清来往车辆的淤泥,围栏中间自动喷淋装置不定时对道路洒水,如已交付的小区一般整洁。

房企扎堆布局,除了市场的需求,更有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激励。2016年9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2017年3月,住建部印发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

有分析指出,政策激励装配式建筑发展背后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是环境保护。据悉,建筑链是全国碳排放最高的行业,而装配式建筑工艺则能够减少空气、噪声、废物废水排放等污染,降低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

建筑业向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虽有诸多优势,但由于各种因素限制,目前装配式建筑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赵路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20年来,中国房地产业、建筑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绝大部分住宅和建筑的建造方式仍以现场浇筑为主,装配式建筑比例和规模化程度较低,与发展绿色建筑的要求以及先进建造方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不过,随着政策的激励和房企的积极参与,近几年装配式建筑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且,以工业化制造取代传统建造,以装配化作业取代手工砌筑作业观点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以前文中提到的碧桂园为例,从2018年7月开始,就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在行业率先用“建筑机器人+装配式建造”的模式探索生产方式变革,期望在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维护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减少能耗和污染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进而推动传统建筑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刘锦章说,智能化与建筑施工现场深度融合,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升级,从‘中国建造’走向‘中国智造’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向工业化转型,必须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同时也要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推进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住建部安全质量专家委员会专家刘鑫说。


监制:赵强
统筹:高瞻展
编辑:高瞻展
商报网第九大街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