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政务

永不消退的“碗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16  浏览次数:11652
核心提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前,高大的铜像巍然屹立。 宋福星摄 作官即不许发财的铭文。宋福星摄河南日报记者李昊眼前的这只瓷碗,乍一看有些平平无奇。青白色的碗身,破损的碗口,碗壁上还有几道岁月留下的裂纹,透着满满的烟火气,似乎和平常人家用了多年的老物件没什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前,高大的铜像巍然屹立。  宋福星 摄


 
 “作官即不许发财”的铭文。 宋福星 摄

河南日报记者 李昊


眼前的这只瓷碗,乍一看有些平平无奇。青白色的碗身,破损的碗口,碗壁上还有几道岁月留下的裂纹,透着满满的烟火气,似乎和平常人家用了多年的老物件没什么区别。

然而此时此刻,在扶沟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的一号展台上,这只瓷碗又显得极不普通。赋予它特殊意义的是印在碗壁上的铭文——“作官即不许发财”。


 “这是吉鸿昌的父亲去世前对他最后的叮嘱,铭文历经近一个世纪岁月的洗礼依旧清晰可辨。”4月11日,面对前来参观的游客,副馆长尹发展讲起了这只瓷碗背后的故事。


1920年,刚当上营长的吉鸿昌回家探望病重的父亲。父亲告诫他:“吾儿正直勇敢,为父放心,不过我还有一句话要向你说明。当官要清白廉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作(做)官即不许发财!”


“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这是动荡年代给父子俩留下的深刻记忆。因为家中宅地被县官巧取豪夺,他们的生活一度难以维系。父亲的话让吉鸿昌回忆起了当年情景,如今自己当上了军官,决不能欺压百姓。


 “吉鸿昌专门请陶瓷厂烧制了一批瓷碗,把这句话印在上面,一日三餐不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碗中吃的粮食从何而来、自己当官要做什么。这只瓷碗正是其中之一。”尹发展说。


铭文印在碗上,写在心间。不久,吉鸿昌便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用多年积攒下的100多块银元在家乡吕潭创办一所小学,贫家子弟一律免费就读。


起初,学校只有一间平房,在吉鸿昌的不断资助下,建校舍、请名师,又办中学,逐渐扩大到近200亩,吸引了豫东各县的学子来校就读,被誉为“豫东第一校”。


有人笑他是傻瓜,有钱不置庄田给子孙造福,却大把大把地扔在学校里。他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说:“国将不国,何以为家?只有培养大量的人才,才能使国家昌盛。”


1932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坚持不打内战的吉鸿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名旧军人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奋斗。


日寇侵略东北,他变卖家产购买武器,领导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接连收复了康保、多伦等地;反动势力破坏抗日、围剿中共党组织,他把自己的住宅捐出来,作为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


1934年,吉鸿昌被国民党以“非法抗日”的罪名逮捕。英勇就义前他留下绝笔,字里行间都是对祖国的热忱和深深眷恋,“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岁月如梭,英雄的故乡已换了人间,那炽烈坚定的信念随历史长河绵绵传承。十年如一日埋头搞科研的“种田状元”何长义,风雨无阻志愿服务15年的劳动模范李高峰,一身正气、勇斗歹徒而负伤的人民警察张宁博……一代代家乡儿女以吉鸿昌为榜样,以不同的方式诠释了同样的为民情怀。


这信念的光芒不会黯淡!从瓷碗上流转到人们心间,从一人、两人到千万人,它一直在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上延续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将会永远闪耀。 (编辑 施尚景)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