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广大少先队员更多地了解 “母亲河”及新中国治理黄河的艰难历程, 4月14日下午,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组织队员们走进黄河博物馆,开启了“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研学活动之——弘扬黄河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好队员。
迈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副壶口瀑布的画作。
只见她波涛汹涌,万马奔腾,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在黄河博物馆,同学们沿着序厅、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六个展区一路游览,听讲解员娓娓道来……
抗日战争时期,“花园口事件”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淹没耕地1200余万亩,造成黄泛区,共计有千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有计划、大规模地治理黄河。通过治理,黄河变化很大,特别是把黄河治理成为防洪、发电、灌溉,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益处。
队员们看到了黄河的长远规划图,看到了黄河成为人们游览的好地方,大受鼓舞,纷纷表示:“黄河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与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和智慧。身为黄河边的少先队员,更要牢记教导,紧跟党的步伐,听党的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好队员。” (编辑 施尚景 吕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