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付首鹏 通讯员 郑占波
4月4日,洛阳市农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袖珍西瓜培育基地传出消息,在去年把袖珍西瓜成熟期提前15天基础上,今年该公司又通过技术手段将成熟期提前了15天上市。他们穿上泡沫保护衣,然后装进特制的纸箱里,销往周边城市的高端市场。
该基地依托河南省西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发挥“甜蜜世界”国家级星创天地的科技研发能力,引入物理灭虫、嫁接换根、自动控温、微水灌溉、有机质肥田和智能化管理新技术,通过在大棚内安装无线传感器,利用现代农业物联网系统,实时采集西瓜生产现场的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生产环境参数,让园区用上“聪明管家”。
同时,引用农业专家智能系统,按照西瓜生长的最适宜的各项指标要求,进行定时、定量、定位云计算处理,员工足不出户就可以对区域内的10多座大棚西瓜进行有效管理,在袖珍西瓜的早熟、健康、优质、多样化等方面又有新突破,尤其在袖珍西瓜早熟研发方面成效显著,通过两年连续攻关,将西瓜成熟期提前了1个月上市,并实现了袖珍西瓜向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产业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河南省西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朱忠厚介绍,袖珍西瓜之所以能早熟,首先是要选育早熟性更好的品种,比如新选育的“华晶19号”,在去年冬季极端低温创十几年极限情况下仍旧正常生长,今春比一般品种成熟期提早14至15天,而且瓜瓤酥甜细腻,入口即化。其次是创新栽培技术,采用耐低温的新型嫁接砧木,使瓜苗根际温度提高2℃。两者合一,使小西瓜更加耐低温,室外温度零下12℃时仍可正常生长。
据了解,作为孟津县西瓜行业的“龙头老大”,新品西瓜研发的“火车头”,该技术研究中心更加注重科普惠农。他们采取 “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一方面给农户提供种苗,加强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与农户直接签合同、下订单,做到按需生产。近年来,先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袖珍西瓜万余亩,使小西瓜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大产业。
“随着西瓜产业的发展,现在像朱忠厚一样有新思维的瓜农越来越多。这些头脑灵活、观念新颖的新农民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指导下,都在积极为西瓜申请绿色认证,注册产品商标,还采取土壤基质改良、微滴灌、水肥一体化、雄蜂授粉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种植出了有特色、高品质的西瓜,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走出了一条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实现了产品品质效益、产品竞争力、农民收入三个全面提升。”孟津县委书记杨劭春说。
编辑: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