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则“男子明知自己是艾滋病却强奸女子”的消息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人们在关注此事件的同时,也将艾滋病防治再一次放置在热搜榜。
据了解,河南去年艾滋病报告病例数较2019年下降了15.2%,用一名权威专家的话:河南艾滋病防治工作已卓有成效。然而,卓有成效并非意味着放慢防治脚步。3月30日,河南省疾控中心召开全省艾滋病性病、丙肝和麻风病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就2021年多种传染病防治工作作出新的部署。
多病同防,进一步完善“四病”防治体系
据了解,为进一步完善“四病”防治体系,河南全省疾控系统要充分利用病例报告系统,科学规范开展艾滋病检测。与此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增加妇科门诊就诊者及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监测哨点,准确掌握各监测人群的发病特点与流行趋势。
在丙肝防治工作上,要扩大消除丙肝试点地区,在全省逐步开展综合防治工作,以丙肝治疗药物纳入医保,降低治疗费用,提高药品可及性为契机,努力实现2030年消除丙肝的目标。
“探索建立河南省性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下发梅毒数据质量考核方案,提升梅毒及性病疫情报告质量。同时,还要提升医疗机构麻风病人的发病率,做好溯源和疫点的处理。”据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张国龙介绍,今年,河南省疾控系统要对试点地区新报告的艾滋病性病病例继续开展溯源调查,同时总结分析试点地区溯源调查工作经验并逐步推广。
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综合干预实效
对于接下来具体要如何做,张国龙表示,一方面要继续在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安全套,在流动人口集中区域增设安全套销售点或自动发售装置,实现宾馆等公共场所安全套摆放全覆盖。
同时,还要通过线上和线下综合干预,提高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暗娼人群等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以及流动人口、老年男性等重点人群的艾滋病检测率和安全套使用率。
“探索以疾控中心为主导的暴露前后预防门诊,建立规范的处理流程和管理模式。”张国龙称,全省疾控系统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将继续强化单阳家庭随访管理工作,持续控制婚内性传播及母婴传播,“利用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在项目内推广新型尿检试剂,扩大检测面,”让被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尽快接收治疗。
张国龙表示,扩大检测治疗,其目的是找出潜在传染源,这其中,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被动监测作用,严格落实首诊责任制,避免筛查阳性者流失,减少病例漏报,同时,也鼓励各地探索将艾滋病防治工作指标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广检测咨询、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
“我省要建立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专家一对一蹲点帮扶制度,同时也要加大科研攻关,加强成果转化,为‘健康中国’‘健康中原’建设贡献力量。”张国龙说。
编辑: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