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真谢谢你,帮孩子洗头,孩子在校我们真放心。”一位老奶奶握着她的手,动情地说。
“我是跟王老师学的。”学生受表扬后,第一句脱口而出的话,更加坚定了她“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坚守。
“你咋像个机器一样,一点儿都不知道累,不知道歇?”日复一日早5:30至晚10:30的操心辛劳,让丈夫心疼地“抱怨”她。
她就是王凯霞,漯河市临颍县城关街道初级中学校长,一位普通却不平凡的共产党员教师。
率先垂范,一个带动全体
“无论是哪一项工作,我能亲自参与进去,就应该率先垂范。”王凯霞说,这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面对学生,王凯霞坚信“言传身教”的准则。
在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时,她没有在一旁指手画脚,更没有拈轻怕重,而是切实地参与劳动,和学生们一起干活;
在叮嘱学生们要遵守纪律时,她没有泛泛而谈,更没有空念文件,而是自己带头遵守校规班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做示范。
“我是跟王老师学的。”学生们的话,让她倍感欣慰、无比自豪。
面对教师,王凯霞践行“以身作则”的准绳。
去年疫情突袭,她大年初二就挥别家人,在雨雪中回到岗位;及时准确传达防疫要求,亲自去采买防疫物资。
在收集和上报防空数据时,因为学校客观条件复杂、时间紧任务重,个别工作推进慢,她一个一个打电话认真沟通,深夜十二点还在汇总整理信息,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同事,杜绝了拖沓、避免了错漏。
善于学习,破解现实难题
生也有涯,学也无涯。
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王凯霞从语文教师、组长到如今成为校长,深知教学相长的重要,始终把提高学习、深化学习作为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
她总是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学习。向书本学、向身边的老师学;在网上学,更在工作实践中学。
城关街道初级中学因为地处城乡结合区域,直接导致外面优质生源进不来,辖区优质生源留不住。
学校在夹缝中如何求生存、求发展?
现实的难题,让王凯霞的学习有了更实际、更深层和更有效的实践。
她带领教师,在暑假期间,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到学生家里家访,用一片赤诚的真心打动了家长,学生从曾经的100多名增长到700多名。
她自告奋勇,和另外两名女教师负责女寝;组织校领导班子男同志负责男寝,切实关心爱护学生住校期间的生活。
她关注班主任群体,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分包”学生的方式,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这所城乡结合处的学校,在她的学习和努力实践下,教学质量再上一层楼,中招成绩再挺进一位,在包括县直中学在内的学校中名列第五。
学无止境,王凯霞坚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
她撰写的文章《那雨 那车 那人》在《漯河日报》上发表,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学苑新报》上发表,参与研究的课题荣获省、市级课题优秀等级并顺利结题。
担当尽责,爱心守护成长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王凯霞说。
在她看来,城关街道初级中学在中招上2019年取得全县第六名,2020年取得第五名的成绩,背后是学校对培优的重视。
“初中阶段是学生全面成长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时期,我们不是只关注成绩,更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她说。
身为一名教师,一名校长,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凯霞将培优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学校的工作中。
为着这个目标,她不仅带领教师们走下去,把学生带回来,更带领教师们深下去,把学生培养得好。
中招成绩是一份考试的成绩单,每名学生在城关街道初级中学的成长则是他们各自人生的成绩单。
这份成绩单上,有学生们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建立善学好学习惯、健全身心健康发展的证明,凝结了王凯霞的心血。
“看到我们的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在他们身上看到我自己的影子,我是最开心的。”王凯霞说。(编辑 吕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