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位于洛阳市机场西路沿线上,之前因没有电源接入点、缺少供水管网而无法投用的5座新建公厕,均已实现通水通电,可以正常使用。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这一问题得以解决得益于洛阳市城管局推行的“马路办公”工作机制。今年2月中旬,在接到群众相关诉求后,洛阳市城管局根据“马路办公”机制,立即组织人员现场办公,逐一分析问题,制定实施方案,最终推动了这5座公厕在2月底、3月初陆续实现通电通水。
这也是洛阳市城市管理局推行“马路办公”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要求城建系统落实“三三制工作法”,把“办公室”搬到马路上、工地里,到管理一线办公。洛阳市城市管理局坚决落实洛阳市委决策部署,要求各级干部把办公地点搬到马路上,认真落实“三三制工作法”,即三分之一时间在马路上、三分之一时间在工地上、三分之一时间在办公室,通过一线发现问题、现场研究问题、快速解决和整改问题,高效服务群众“急难愁盼”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如今,大家把‘办公室’搬到了马路上,现场发现问题,现场研究,现场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或者要长期督办的,及时与群众沟通后实行挂账销号制度,解决一个核销一个。”洛阳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马路办公”,他们不仅能及时了解掌握城市管理现状,把各种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还提升了城市管理工作效能,推动实现城市管理向精细化目标迈进。(编辑 吕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