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就能网上立案、缴费;足不出户,照样也能打官司……3月4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15家全省首批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法院。
据介绍,2020年,全省法院共网上立案90万件,网上立案数是2019年的两倍,多元化解案件数是2019年的一倍,多项诉讼服务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2020年,全省法院共网上立案90万件,是2019年的两倍
发布会上,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海萍表示,据统计,2020年,全省法院共网上立案90万件,跨域立案4160件;网上交费、网上开庭、网上阅卷、保全担保、委托鉴定、电子送达、12368热线等电子诉讼服务325万件次;分流调解案件43万件,调解成功20万件;速裁快审案件53万件,占一审民事、行政案件总量的56%,平均审理期限39天、服判息诉率92%,比一审民事案件平均审理期限缩短10.5天、服判息诉率提高3.8个百分点。网上立案数是2019年的两倍,多元化解案件数是2019年的一倍,多项诉讼服务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宋海萍说,此次发布的15家全省首批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法院,是我省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典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强的示范性。
15家示范法院全部建成诉服指导中心信息平台
谈到此次发布的15家全省首批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法院的特点时,宋海萍称,一是立足方便快捷,为群众提供现代化诉讼服务。严格按照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要求,全部建成诉服指导中心信息平台,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保全、送达、委托鉴定等9大系统全部上线运行,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热线、人民法庭“四位一体”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人民群众提供自助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交费、调解、阅卷、开庭、送达、保全、委托鉴定等全方位全流程诉讼服务,全面实现诉讼事务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切实解决异地诉讼难问题。网上立案率均超过50%,网上交费、阅卷、送达、保全等电子化诉讼应用率均居全省前列。
其次,立足就近多元,低成本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这15家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建立与辖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组织对接机制,广泛开展线上线下诉前免费调解、诉中委托调解和司法确认工作,构建“调解优先、诉讼断后”分层递进纠纷解决机制,使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诉前。诉前分流调解案件均达到一审民事、行政案件总量的4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50%以上。
此外,这15家法院立足公正高效,依法快速调处诉讼案件。积极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改革,全部启用繁简分流软件,建立“系统算法+人工识别”分流机制,组建速裁快审团队,在诉讼服务中心开展“门诊式”审判,形成从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到诉前化解,再到立案后速裁快审的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纠纷解决机制,对于分流的案件能调则调、能调快调,调不成的立案后适用小额诉讼、简易程序、督促程序、特别程序速裁快审,快速化解大量案件,平均审理期限明显缩短,服判息诉率显著提高。诉前调解成功和速裁快审案件占一审民事、行政案件总量的60%以上。
【全省首批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法院名单】
1、巩义市人民法院
2、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
3、永城市人民法院
4、温县人民法院
5、安阳县人民法院
6、清丰县人民法院
7、民权县人民法院
8、武陟县人民法院
9、焦作市解放区人民法院
10、沁阳市人民法院
11、汤阴县人民法院
12、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
13、新野县人民法院
14、安阳市龙安区人民法院
15、修武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