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时,一大批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又是一个新年,这些凯旋的医护工作者依然奋斗在工作一线。新年,他们也有新的期待。
一切都是未知
“我宣誓,坚决服从大局,担当使命,驰援武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勇于奉献......”2020年1月26日,河南首支支援湖北应对疫情医疗队宣誓出征。此后,河南省共派出15批援助医疗卫生队,共计1281人支援湖北。
孟津县中医院党支部副书记谢群星、医政科科长雷其山,孟津县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燕所在的河南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于去年2月9日驰援武汉。
“2月9日那天早上七点我们还在家里,晚上七点就已经到武汉机场等待进一步通知了。”谢群星说,当时出发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和雷科长主动请缨,从确定人选到去洛阳市区集合只有一个小时,还要准备一些救援物资,没有时间和家里人说。”
王燕写了请战书,看到支援武汉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的各种条件后,“我全都符合,再加上本身是一名党员,当时毫不犹豫就去了。”临走时来不及与熟睡中的儿子告别的王燕也并没有告诉远在山东的父母,而她在援鄂期间更是“谎称”在加班,害怕父母担心。
王燕在武汉市青山区方舱医院的工作照
谈及当时去支援武汉的感受时,雷其山表示,最担心害怕的就是一切都是未知,“我们出发的时候只知道去支援湖北,至于去哪不知道,也不知道去多长时间,也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一路上大家很沉默,都是默默的看向窗外,有种慷慨赴死的感觉,虽然我们也害怕,但作为医务工作者,这时候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当然是义无反顾。”
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
“算下来,去年的今天我们已经培训结束,进入方舱医院开始工作了。”王燕说。
到达武汉第二天的王燕,还没来得及褪去一身疲惫,就要面临一个极大的挑战——剃光头。“因为当时的防护物资还十分紧缺,长头发会藏很多细菌,被感染的风险很大,剃光头是保护自身最好的选择。”
经过严格培训后,王燕进入武汉市青山区的方舱医院开始工作,她看到那些正被病毒侵害的患者,心里也很不是滋味,陌生的医院环境、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每天面对可能到来的死神,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随时会出现情绪崩溃。
“其实我们能提供更多帮助的就是倾听和陪伴,听他们诉说,让他们有情绪发泄的出口。”王燕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经常和患者们聊天或者找一个物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不要让他们只想着自己是一个病人,多想想美好的东西。”
经历了这次疫情,来源于未知的恐惧让王燕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现在我的想法反而变得简单了,以前也会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但真的去了武汉,看到那一幕幕的场景后,就觉得生命的可贵,要学会感恩,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新年伊始的新期待
武汉死守两个月,四万医护人员从四面八方驰援。凯旋归来,他们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选择了我们这个行业,假期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奢侈品。”谢群星说。
而今年,他们同样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值班表上排的很满,手机24小时开机,除了工作需要,更多的是患者的“服务热线”。
新年伊始,谢群星和雷其山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多陪一陪家人,“家人为我们付出很多,想有更多的时间陪家人,也想去一趟武汉,再看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王燕希望疫情能够平稳控制,继续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当然我也很想再去一次武汉,最好能与一起抗疫的小伙伴去看看樱花,去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转一转。”(首席编辑 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