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
金融

开封市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失能人员上门评估工作展开:送好服务把好关 减负家庭惠民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05  浏览次数:11823
核心提示:2021年2月3日,开封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评估工作正式开展,第一批提交申请的参保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评估对象。

2021年2月3日,开封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评估工作正式开展,第一批提交申请的参保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评估对象。作为我省唯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试点城市,2021年1月1日起,《开封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行办法》正式实行,本次失能评估工作的开展标志着该试点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我省首批通过失能评估的重度失能人员即将开始体验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所带来的保障。

防疫警钟长鸣  加快进度做服务

 

“老人家,来跟您聊聊天儿,还记得早上吃的是什么吗?”“吃的烧饼,还有粥……”“没事不着急,您回忆回忆。”“平时您看电视吗?能看清电视上面的字儿吗?您知道今年是哪一年吗?”开封市长期护理保险承办单位之一的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养老险”) 河南分公司失能评估工作人员与随机抽取的失能评估专家两人为一组,一位与老人互动问询,一位进行现场记录,他们的每一句“闲聊天儿”,对应的都是标准化电子问卷里所需要采集的信息。根据现场的情况,对每位参保人的评估,按照《开封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评估标准》,评估小组需要了解被评估人员的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自理能力丧失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并以此作为失能评估依据。除去前后的介绍叮嘱、寒暄道别,仍需要几十分钟才能完成。

 

虽然临近年底,疫情防控情势也逐渐收紧,开封市医疗保障局仍旧坚持持续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相关工作的落地实施。据了解,针对本次失能人员上门评估工作,市医保中心专项制定了《失能评估疫情防控要求》。“早点儿完成评估,失能家庭就能早点儿享受到福利待遇,失能老人就能早一天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市医保中心长护科张科长如是说。

上门失能评估  送好温暖把好关

 

上午10点多,平安养老险失能评估服务人员韩辉和失能评估专家库成员开封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王主任、市医保中心长护科张科长等一行人抵达开封市豫杰爱心护理院。“奶奶好,来看看您,您能听到吗?”韩辉向侧卧在床上的70岁高龄的王奶奶问好,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身为退伍军人的老伴马爷爷说,两年前,老伴因为阿尔兹海默症而逐渐丧失行动能力,平日绝大多数时间是卧床状态,24小时离不开人照护。

 

由于老人意识昏迷没办法交流,评估小组转而向护工了解老人的情况。另一边,评估专家则观察老人的生活环境,仔细留意了房间内桌上摆放的药品和墙角成箱堆放的成人纸尿裤。

“根据我们的初步判定,老人的情况基本上符合重度失能的条件,5个工作日之内,我们会将电子版扫描盖章的评估报告发给您。如果您需要纸质版的,我们也可以安排邮寄。如最终评估为重度失能,老人可以选择享受机构护理、居家上门护理、居家自主护理三种护理服务形式中的一种。“我们会尽快给出评估结果,您有什么问题,后期可以随时跟我们联系”评估结束后,韩辉嘱咐道。

 

从豫杰爱心护理院出来,已经是半个多小时之后。韩辉设置好导航,驾车赶向下一户申请人家。抵达缝纫机厂家属院时,40岁的田先生已经在小区门口迎接。要接受评估的,是他的母亲75岁的苏奶奶,因为年事已高经常嗜睡,听力严重退化,患有脑梗塞、糖尿病、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在田先生和老伴轮番唤醒下,老人只是睁了一下眼,也无法回应。

苏奶奶的老伴告诉记者,田先生为了要全天候照顾老人,至今仍旧单身未婚,为了把老两口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放弃了出去工作的机会。他说:“知道政府有了这新政策,对我们这种家庭来说真的是福音,这样以后家里就松缓点儿,我儿子也能出去找个工作干了。”

 

  在为个人进行失能评估时,有很多老人存在上述情况。因为没办法沟通交流,评估员只能通过与家属的交谈,参考老人的就医病历,留意是否有相应辅具、房间味道等细节,凭经验去判断老人的情况,有时也需利用一些技巧来验证。

  “评估过程中,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认知能力与精神状态这两项里很多指标比较难以界定,经验尤为重要。比如田先生的母亲,我们轻拍她的时候,老人对感触觉没有任何条件反射反应,综合来看,基本符合重度失能的标准。”张科长介绍说,由于失能评估的费用是需要申请方承担的,所以为了不让老人们白花钱,接到评估申请后,我们的失能评估员都会与申请人联系,仔细做电话初筛,“如果明显不符合重度失能的标准,我们一般会劝对方撤销申请,耐心给家属解释政策”。

平安养老险当地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负责人秦笑表示,作为开封市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的承办单位之一,我们要对失能人员的评估结果、家属和社会负责,让能享受到政策福利的享受到政策福利,同时也要为政策的施行把好关守好门。让更多的失能人员享受到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的照料和经济负担,保障失能人员基本医疗护理需求,提高失能人员的生活和人文关怀水平。

长期护理保险  政策解读早知道

据笔者了解,近期开封市医疗保障局就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

1.什么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答:是指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2.为什么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答: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是国家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更是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惠民举措,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利于保障重度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改善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照料的经济与精神双重负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3.试点阶段哪些人可以参加开封市长期护理保险?

起步阶段参保对象为本市行政区域内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应当同步参加长期护理保险。根据制度运行情况,今后也将逐步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扩大保障范围。

4.哪些人可以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参保人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且经申请通过评估认定为重度失能人员的,可按规定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一)参保人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时,应当连续足额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满2年以上,且已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并连续足额缴费。

(二)经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规范诊疗且失能状态持续满6个月以上,需要长期护理服务。

5.护理服务形式及支付标准是什么?

参保人在享受待遇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护理费用不设起付标准,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和个人按比例分担。

长期护理保险分为机构护理、居家上门护理、居家自主护理三种护理服务形式。

(一)机构护理是指参保人在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的护理型床位,享受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的服务形式。基金支付比例为65%,月支付限额为1900元/人。

(二)居家上门护理是指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护理服务机构,为居家的参保人通过上门护理等形式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的服务形式。基金支付比例为75%,月支付限额为1500元/人。

(三)居家自主护理是指参保人亲属接受培训合格后为参保人提供护理的服务形式。基金月支付限额为900元/人。

参保人在享受待遇期间可选择一种护理服务形式,服务形式可转换。参保人在住院治疗期间,不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6.长期护理保险怎样缴费,标准是多少?

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单位和个人各分担60元,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同步征收和扣缴。

(一)在职职工:单位缴费部分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从其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中按月划转,不增加单位负担。个人缴费部分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从其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按月扣缴。

(二)退休人员: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中按月划转。个人缴费部分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从其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按月扣缴。

(三)无个人账户人员: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中按年度划转。个人缴费部分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按年度征收。

经认定的特殊困难退休职工,市、县(区)财政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对其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助。

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接受企业、事业单位、慈善机构、社会团体等组织和个人的捐助。

7.怎样申请失能评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参保人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长期失能需要护理的,可向参保地或就近各县区医保中心长期护理保险窗口书面提交申请,也可以通过开封市长期护理保险手机APP端在线申请。

申请时首先需要填写《开封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评估申请表》,准备申请人及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病历资料、疾病诊断证明等材料。

申请提交后,各片区经办人员统一安排评估专家和评估人员进行上门评估,评估过程中,应保证至少1名申请人的监护人或直系亲属在场。

关于该项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相关信息,可关注开封市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或者进入开封市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进行了解。

来源: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李亚键

审稿:刘鹤洋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