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
城市

市民心中有个“天鹅湖”的梦,希望让可爱生灵在城市里长久安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27  浏览次数:8123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 徐冉 通讯员 朱曼洁数百亩荡苇在风中摇曳,十多只天鹅在湖内时而俯身饮水、时而优雅前行,不禁让观看的市民感叹游罢北龙湖,不思江南行。这片让郑州显得灵动的土地,是郑州的北龙湖湿地公园,因形状像传说中的龙,故称龙湖。天鹅里面有几只是从
河南商报记者 徐冉 通讯员 朱曼洁

数百亩荡苇在风中摇曳,十多只天鹅在湖内时而俯身饮水、时而优雅前行,不禁让观看的市民感叹“游罢北龙湖,不思江南行。”这片让郑州显得灵动的土地,是郑州的北龙湖湿地公园,因形状像传说中的龙,故称“龙湖”。


“天鹅里面有几只是从贾鲁河搬迁到北龙湖公园的,天鹅爸爸还有孩子,一共7只”,丁丁介绍说。丁丁是一名退休职工,自从天鹅在贾鲁河安了家,他每天都要在贾鲁河陪伴着天鹅,早上天一亮就来,晚上天黑才走,中午就吃一点自带的饼干,义务守护天鹅成为他生活最重要的事情。



因贾鲁河的水位有所下降,对天鹅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而天鹅的生存环境短期内无法改变,郑州动物救助站就决定将天鹅整体搬迁到北龙湖。从贾鲁河到北龙湖湿地公园,一个来回就十几公里。这么远的距离,没有阻挡他继续照顾天鹅,仍坚持给天鹅们输送一些食物,从未间断过。搬迁到北龙湖公园后,两家天鹅和睦相处,引来了不少市民观看,“还有很多爱鸟的摄影老师也持续给天鹅们做记录”,丁丁说。


黄菲是郑州B38路的公交车长,同时也是爱鸟一族,经常在周末带着孩子一起去看天鹅。每次都能看到志愿者或管理员们拿着一个录好音小机器,在湖边来回巡视,生怕游客进行投喂。龙湖湿地公园的湖面很多,走一圈下来要一个多小时,除了天鹅还有很多的野生动物,单单就在天鹅栖息的地方就需要不停的来回巡视。黄菲深知他们的不容易,“看着觉得很心疼”。于是,黄菲就和同事们一商量利用业余时间去帮助管理人员巡视。


早上7点,陆陆续续就开始有热爱摄影的市民来拍照。10点以后,许多市民带着孩子前来观赏,有些市民带着馒头,面包等前去喂食,还有些孩子喜爱天鹅,总忍不住跑到湖边,想去摸一摸天鹅。志愿者苏海青、黄菲就跟着丁丁一起进行劝导,并提醒市民做好个人防护,不乱扔垃圾,在指定的观景台观看或者拍照等。



为了让天鹅有更好的环境,让更多人加入保护天鹅的行列,各位志愿者也是想尽办法,“倡导大家有垃圾就放在环保袋里,随身带走,这样也会爱护我们湖边的环境”,志愿者在现场一边发放环保袋子一边说道。除了给市民发放环保袋外,志愿者们还搜集了很多关于龙湖里的天鹅的故事。同时,车长黄菲还和热心市民们策划制作了关于龙湖天鹅故事的主题公交车厢,通过摄影记录郑州天鹅影像,以城市公交为载体,宣传生态环境保护。“车厢里的照片都来自我们市民的拍摄,每一只天鹅都有自己的名字,还有很多感人的小故事。比如,雌天鹅被风筝线缠住,雄天鹅不离不弃陪伴。鱼线宝宝误食鱼钩被市民救回,天鹅的爱巢保卫战等等很多,车长黄菲和志愿者们说,希望通过公交的流动性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天鹅,倡导爱护环境,也感谢各位摄影老师,用镜头记录下这么美的画面分享给我们。




这辆以保护天鹅为主题的公交,承载着对绿水青山蓝天的向往,奔腾在郑州的街道上,成为一张独特的“郑州名片”。

山青、水绿、天蓝,是大家共有的美好期待,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希望我们的城市环境越来越好,我们龙湖能变成“天鹅湖”,志愿者们说,总之就是希望更多的野生动物能栖息在家门口,城市越来越美丽。 (编辑 施尚景 吉倩倩 首席编辑 华丽娟)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