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在校师生的健康意识,1月15日,郑州健康大讲堂走进河南大学附属学校,通过健康讲座、健康手册及物资发放等多种形式,向该校师生讲解宣传相关防疫知识,助力全民抗疫。
给孩子聊“抗疫”,要让孩子能听得懂记得住
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抗击疫情更是一场全民行动。
在这场全民抗疫战争中,相较成年人,孩子们由于抵抗力偏弱,更容易受到新冠病毒威胁。
近期,郑州健康大讲堂在讲座内容和人群安排上,着重向防疫相关知识及高危人群倾斜,助力全民抗疫。
在河南大学附属学校的健康讲座中,郑州健康大讲堂讲师,郑州人民医院南院区医生陈冰冰将讲座主题设定为《战役-疫情健康教育》,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和高频次的互动,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时间内,将什么是新冠病毒、七步洗手法、口罩的佩戴与识别等防疫知识送到在座近千名孩子的耳中,留在心里。
你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冠字怎么读?是读一声[guān],还是读四声 [guàn]呢?
看着台下孩子们好奇的眼睛,陈冰冰医生迅速切换为“语文”陈老师。
“大家看看这张图片,它的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一声[guān]是形容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而四声 [guàn]是把帽子戴在头上,现在小朋友知道应该读几声了吧。”
在其后的七步洗手法和口罩佩戴环节,除了讲台上的提问互动,陈冰冰还带着孩子们做起自己编的洗手小游戏,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还邀请了多名同学上台为大家进行演示。
我们把七步洗手法归纳为七个字:内、外、夹、弓、大、立、腕。大家跟我一起做,防疫情,勤洗手,第一步内;第二步外;第三步夹;第四步弓;第五步大;第六步立;第七步腕。
“加入游戏、互动这些环节,就是让讲座变得活泼些,让孩子参与进来,听得懂,记得住。”陈冰冰表示。
“孩子们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优秀”
你们知道这三种口罩要选哪一种吗?
老师累了,这上边的问题我不想念了,你们能念出来给我听吗?
为什么不能用海绵口罩啊,那么多明星戴多帅啊?
这么戴口罩对吗?
……
河南商报记者在当天的讲座现场看中,整个讲座过程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每一次台上互动大家都踊跃举手报名。
而与成人讲座不同的是,陈冰冰往往会先把问题抛给孩子,向孩子“示弱”,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讲座思考,变被动传输为主动参与和探索。
“老师我知道要选第二个医用口罩。”一个孩子在台上大声地回答着问题。
“阿姨,口罩4个小时要换一个,妈妈告诉过我。”
……
“你真棒,来有个小礼物送你。”
除了讲座,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传教育科工作人员还为现场孩子带去了健康66条,近视防控宣传册、水杯等小奖品。
在现场互动过程中,有些孩子看到老师很忙,还主动当起了小助手。
在七步洗手法台上互动环节,河南商报记者看到该校三一班的刘姝萱同学看到陈冰冰很忙,在台上参加过互动后,并没有马上走下舞台,而是当起了小助手,主动帮助其为剩余小同学发放互动奖品。
“孩子们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优秀。”陈冰冰说。
一年2000多场讲座,这群科普人真“拼”
作为郑州健康大讲堂讲师团成员,陈冰冰为了这次讲座,从内容选取到PPT制作,从环节设计、素材准备到说课稿可谓一丝不苟,煞费苦心。
河南商报记者看到仅说课稿一项,她就准备了3000余字的材料,而课件中没一张图片和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
像防疫角的图片,用的还是她拍摄的孩子去年疫情期间,亲手在家中布置的。
“第一次看到疫情角那一刻,我真的很动容。他们小小身体里所蕴含着大大的能量。”陈冰冰说,在那一刻,我就想,怎么把这些深奥的东西,用简单易懂易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不再被动被保护,而是主动去防护,甚至可以用自己学到的去帮助别人,这就是科普的力量。
陈冰冰女儿郭栩辰布置的“防疫角”
“其实科普和门诊都一样重要,不是为了看更多病人,而是让更多人保持健康。”陈冰冰表示。
资料显示,仅2020年,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围绕健康素养66条内容组织的健康大讲堂,走进乡村、社区、学校,开展了2200多场健康讲座,从城市到乡村,现场听众达13万人,通过直播及媒体宣传更是惠及人群达950万人。
“健康是一切的前提,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健康知识,我们就努力提供哪方面的健康知识与服务,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传教育科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郑州健康大讲堂还将围绕健康素养66条内容,针对健康危险因素、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以提高全市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为核心,以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为主线,深入农村、家庭、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的同时,线下与线上同频互动,力争让健康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健康郑州”早日实现而努力。(编辑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