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高鹏/文 受访者供图
用一张巴掌大小的纸片折纸飞机,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童年记忆。同样的纸片,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蔡建华的手中,却能化身为更精细的手工艺品,小到花花草草,大到松鼠、老虎、凤凰、孔雀,都能用纸雕的手法做成。
(蔡建华展示家中的纸雕作品,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她做的纸雕作品, 家里都放不下了
12月23日上午,在郑州金水区索凌路贾鲁河附近的一处小区,一进入蔡建华的家中,摆放在茶几、柜子上的各类纸雕作品就映入眼帘。除了体积小些的刺猬、茶壶、农用三轮车,还有个头大点的母鸡、天鹅、老虎、孔雀,做工精细、色彩分明。
“家里都放不下了……”看着这些用手一个个折起来的纸雕作品,蔡建华如数家珍。
客厅北侧,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有一把剪刀、一把直尺、制作好的纸三角以及裁剪过的几千张纸片。这里,就是每天蔡建华折纸的地方。
裁剪过的纸片有大有小,蔡建华双手将其轻轻折叠后,拿起剪刀把两端露出的折角分别剪去,紧接着,留下的折角相互对折,一个纸三角便折好了。她随手拿起了一个纸盒,里面已经装了上千个纸三角。
折一个纸三角看似简单,蔡建华就是用它们不断累加堆叠,才制成了一件件纸雕作品。
她说,体积小的作品通常用10到15天的时间就能制成,而碰上孔雀、人物模型等“大个头”,最少也要花上3个月的时间。
对“1分钱”的兴趣,开启了她的纸雕生涯
今年56岁的蔡建华,初次接触纸雕,是在她20岁的时候。
那时,她逛街买衣服,偶然发现了一个用很多一分钱纸币做成的纸雕菠萝,顿时有了兴趣。“就是那种黄色的1分钱,没想到可以折得这么好看。”
细细观察后,蔡建华回家翻出了1分钱纸币,开始模仿折叠,因为纸币不够,她又四处找人换钱,摸索折出了两艘帆船。
如今,这两艘纸雕帆船还被蔡建华悉心保管着,因为时间久了,帆船的“船身”已经开始卷曲,上面落了些灰尘。
“我说话不清楚、左耳听力下降,是小时候患病留下的后遗症。”因此,蔡建华性格一度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2000年,她从单位下岗,便想到了重拾纸雕这项技艺。“身边的人有着各种非议,就想着自己认认真真做一件事,做出名堂。”蔡建华说,从那以后,她有时在家一宅就是好几个月,直到做完一件纸雕作品。
有时,觉得作品不满意,蔡建华直接选择重来,此前几个月的心血化为乌有,“最多的时候一件作品返工了3回。”她回忆道。
一张张纸片,经过蔡建华的双手,幻化成了一件件纸雕作品。用来耕作的农具、二七纪念塔、孔雀、凤凰、龙……这些独具特色的纸雕作品,逐渐被公众认可并收藏。
潜心研究纸雕20年她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20年间,蔡建华通过剪、折、卷、叠、粘等手法潜心研究,作品《二七纪念塔》《孔雀开屏》《富贵牡丹》等纸雕作品多次在民间艺术展览上获奖,被多家单位收藏,她也被誉为“中原纸雕第一人”。
2016年,纸雕被列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蔡建华也成了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纸张有软有硬,多年制作纸雕作品下来,让蔡建华的右手有了“职业病”,她的右手大拇指处留下了一处术后疤痕,“那会鼓了个指甲盖大小的包,影响到折纸,就切掉了。”她说。
从蔡建华制作的纸雕作品中不难看出,每一件作品都来源于她对生活的观察、感悟。“你看这个小推车,就是老家收麦时用的。”在她看来,这就是对儿时记忆最大程度的还原。
蔡建华的家中养了一只猫,在创作纸雕老虎时,她一遍遍观察猫的头和嘴,折成了最终的作品,“像折动物的话,头部最难达到逼真的效果,只有多看才能折好。”
时间长了,蔡建华也在自我加压,朝更精细的纸雕作品努力,“从简单到复杂、更复杂。”最近,她又着手创作花木兰的人形纸雕,朝着“更复杂”的方向迈进。
近十年来,每逢中秋节、春节等节日,蔡建华总是奔走在庙会上,没在家度过一个节日。在她看来,只要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吸引更多人喜欢上纸雕,并愿意去做,就很欣慰了。
“身边专心做纸雕的人不多。”为了让更多人接触、接受纸雕,蔡建华一有时间就会到社区、学校,给身边的人分享这项技艺,“只要他们愿意学,我就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