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在洛宁县上戈镇柏树咀村,沐浴着冬日的暖阳,一场别开生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基层宣讲活动正在举行。“百姓宣讲团”成员全国劳模李应贤、脱贫致富标兵张文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当地群众奉上了一场沾着泥土香、带着人情味的理论学习盛宴。
为了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入脑入心,该县下足“绣花”功夫,通过创新宣讲内容、丰富宣讲形式,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理论宣讲,真正让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悟得透。
创新宣讲内容,让理论宣讲焕发新生机
“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农民,用咱们的土话说就是修理地球的,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引领下,咱普通农民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得转型,努力当一个职业新型农民。”全国劳模、林果专家、“沙梨王”李应贤的一席话,引得台下一片叫好声。
李应贤是洛宁县马店镇关庙村人,1982年退伍返乡后,历经10余年培植出了“金珠沙梨”,如今金珠沙梨已成为洛宁县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李应贤本人先后荣获“全国乡村优秀致富带头人”、“出彩河南人之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河南省脱贫攻坚创新奖”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获得“全国劳模”荣誉称号。
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自己的创业历程,群众们听得津津有味。当他讲到创业之初睡雪窝、啃野果,呕心沥血培育金珠沙梨时,群众们紧闭双唇、饱含热泪;当他讲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由于没有及时申请知识产权而面临着被人盗取的风险时,群众们双拳紧握、怒目圆睁;当他讲到要用实际行动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时,台下的群众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洛阳副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该县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结合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污染防治等中心工作,深入解读内涵,准确把握外延,将大道理蕴含在小故事中,不仅做到全面准确、科学权威,保证宣讲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一致,还使全会精神带着“土味”“情味”“鲜味”,以一种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百姓心中,让理论宣讲焕发出勃勃生机。
五种宣讲形式,唱响理论宣讲“协奏曲”
“做好理论宣讲工作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面对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就要讲的全面透彻、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来到田间地头面对的是广大群众,就要追求接地气、乡土味,与群众“零距离”的交谈,用最朴素、易懂的语言,将党的声音传递给广大农民。”洛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宋延军说,为了让理论宣讲深入人心,实现全面覆盖,洛宁县通过专家示范引领、领导率先垂范、干部持续跟进、百姓全面出动、文艺增光添彩五种宣讲形式,形成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宣讲体系,让干部群众能从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中,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团结力量。
据悉,该县邀请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市委党校等院校专家学者在全县进行示范性宣讲,现场解疑释惑;县、乡两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结合“脱贫攻坚大走访”活动,深入乡村带头宣讲,自觉当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县直机关、企业持续跟进,同群众开展面对面、互动式的宣讲,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并成立了百姓宣讲团、青年宣讲团、巾帼宣讲团、科技宣讲团、老干部宣讲团,切实将全会精神传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
同时,该县还大力开展“理论+文艺”宣讲,积极运用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打造一批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群众爱听爱看的快板、小品、微视频、H5等理论宣讲产品,使党的理论传播更具吸引力和穿透力。
目前,洛宁全县上下掀起了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该县主要负责人说,下一步将继续扎实完成“规定动作”,创新做好“自选动作”,力求宣讲普及全面覆盖,学习研究深入透彻,各项工作务求实效。通过理论宣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卓有成效的实际行动,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洛阳市建设副中心城市增光添彩。(首席编辑 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