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政务

总编辑走基层 | 从“慢半拍”到“齐步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18  浏览次数:15134
核心提示:This is a modal window.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珂 张建新 陈慧  全市年均脱贫5.3万人,连续4次荣获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好等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珂 张建新 陈慧

  全市年均脱贫5.3万人,连续4次荣获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好”等次,近20次承办全国、全省的现场会……平顶山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国都可圈可点。然而,到去年年底,依然还有10个村、2.13万贫困群众迟迟摘不掉贫困帽。

  脱贫攻坚决战之时他们会否扯后腿?近日,记者带着疑虑而去,却收到了意外之喜。“那都是老黄历了。”平顶山市扶贫办主任丁少革笑着说,“扶贫干部能拼,贫困群众争气,再加上我们还有180余个‘金点子’助力,这10个贫困村虽然慢了半拍,但现在已经和大家‘齐步走’了!”

  

  郏县安良镇段沟村村民正在检查菌种。摄影:张鸿雨

  创新扶贫模式,做好“加减法”

  “正是因为与康龙公司一起合作生

  猪‘千头线’项目,村集体每年增加分红收入10.8万元。”宝丰县宋沟村是“后进”的10个贫困村之一,在驻村第一书记王迪眼中,“千头线”可谓宋沟村集体经济脱零的“大功臣”。

  由宝丰县首创的生猪“千头线”模式已在平顶山市推而广之。在叶县,177条生猪“千头线”解决3000人就业,带动1770户贫困户增收。

  何谓生猪“千头线”?叶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兰世庆解释,100亩耕地内,只建设一条年出栏1000—2000头生猪的养殖生产线,形成养殖粪便和土地消纳的“黄金搭档”。

  把猪舍从村内搬到村外,让猪生粪、粪肥田,构建了闭循环的生态链,既破解了养殖污染,还将亩均效益提高了10倍左右。平顶山将“千头线”模式移植到扶贫领域,通过贫困户代养、入股、务工或者村集体出租猪舍等方式,借助生猪产业发展红利,开拓产业扶贫新路。

  丁少革说,除了生猪“千头线”模式,平顶山还探索出“送果树进农家”“党组织建在产业链”“集体经济联村共建”等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培育带贫益贫的优势主导产业,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郏县安良镇段沟村红牛养殖带富一方。摄影:张鸿雨

  当然,贫困人口脱贫,须两条腿走路:一是多挣钱,二要减负担。平顶山市一方面聚焦持续稳定增收,在收入上尽可能做“加法”;另一方面聚焦公共服务提升,在负担上努力做“减法”。

  郏县安良镇段沟村的村委大院,也是张付祥、张付长、张长贤三位老人的幸福家园。三人都是低保户,老房子年久失修,因为没钱翻盖一直凑合着住。村里主动帮他们申请了危房改造,为方便照应,索性将新房盖在了村委大院一角,一人一间,三人成了朝夕相处的邻居。

  搬来一年整,张付祥感慨:“日子从来没有这么舒心过。”三人经常搭伙做饭,为村里打扫卫生挣点零花钱,逢年过节村里还给改善生活。他们挂念的老宅基地里,村集体为他们种上了杏、李、枣等果树,变成了果园、花园。

  77岁的张付长以前最愁的是看病难看病贵。现在房间对着村卫生室,“我再也不担心了。”他高兴地说,“有个头疼脑热就到对面找村医,遇上大病他们说帮俺通过那个啥‘云端’给挂个‘专家号’,对着屏幕就能看病了。”

  他口中的“专家号”得益于平顶山市创新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平顶山引入家庭医生智能服务平台、分级诊疗平台、云巡诊车等资源,同步对接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的2700多家医院,共享24万多名医生资源,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便捷享受来自全国的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也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郏县云巡诊车进山村。 摄影:申清杰

  凝聚攻坚合力,干群“齐步走”

  过去,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着一个怪现象:逼着干部干,多数党员看,群众提意见。

  而对于脱贫攻坚这样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来说,零敲碎打不行,单兵突进更不行,唯有上下齐心,激发内力,引进外力,凝聚合力,方能行稳致远。

  平顶山开展的“话脱贫、感党恩、谋发展”恳谈活动、“红装志愿者”行动等一系列“干群共建”探索可圈可点。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说:“我们就是要集聚力量,让各方在脱贫攻坚的大舞台上尽展所长,让广大贫困群众、帮扶责任人、留守老人、妇女等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扶贫帮扶的‘好典型’、美好家园的‘共建者’、文明乡风的‘传播者’。”

  鲁山县瓦屋乡红石崖村的贫困户李亲就是其中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红石崖村是鲁山县海拔最高的贫困村,李亲家是村里最难的贫困户。丈夫儿子接连去世,儿媳妇改嫁,只留下年幼的孙女、孙子和她相依为命。回忆7年前那段锥心的日子,72岁的李亲仍忍不住抹眼泪:“感觉天都塌了。”

  困难之后是光明。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林说:“这些年,看病、上学、低保、防返贫保险、企业帮扶、社会帮扶等,能上的政策全上了。日子越过越好,老人家也感激得很,每次都握着来帮扶的人的手不放。”

  如今,不仅自己养蜂,李亲还有一个固定职业——邻里互助员,帮助看护一个病重的孤寡老太太,月工资450元。像这种“邻里帮护”的公益岗位,平顶山已开发3000个,结对帮扶9000余名重病、重残特困对象。

  “让贫困户就近、就亲帮扶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不仅解放了重病、重残家庭的劳动力,还实现了帮护一个人、脱贫一家人的目的,一举多得。”李建林说。

  既要汇集民智民力,还要赢得民心民意。

  曾经,群众对“有反映,没回音”“有答复,没下文”的做法,既反感不满,又无可奈何。

  如今,贫困群众有底气。在郏县,“3、5、7”三个数被赋予了新含义——围绕即时解决贫困群众合理诉求、生产生活问题和发展难题这一核心,该县建立“3、5、7”长效帮扶机制:对于贫困户、边缘户的合理诉求,帮扶责任人在3天内解决到位;在权限内无法解决的,由帮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5天内解决到位;对于重大疑难问题,由乡镇党委书记7天内解决到位。

  百姓诉求解决得立竿见影:段沟村张秋志家的厕所破旧,帮扶单位迅速为其扒旧盖新;边缘户郑国献收入不稳定,立即被安排到村香菇基地务工。“‘3、5、7’让贫困群众吃下定心丸,也让我们这些帮扶人更有紧迫感。”段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启迪说。

  

  平均海拔910米的鲁山县瓦屋镇红石崖村 摄影:何进文

  探索长效机制,发展谋长远

  记者到访的每个贫困村,显眼处都张贴有一张大红色的扶贫资产管理公示榜。在鲁山县赵村镇闫庄村的这张榜单上,2016年以来财政投入形成了14项扶贫资产:路、井、公厕、广场等公益类资产谁管护、谁受益分得清楚,民宿、资金等经营类资产的来源方、运营者写得明白。

  此前,如何有效管理脱贫攻坚以来形成的大量扶贫资产,确保收益更稳定、群众更满意,是基层普遍面临的困惑和难题,也关系到之后的乡村振兴工作能否顺利推进。

  周斌说,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平顶山在全国率先对扶贫资产实施所有权、经营权、管护权、收益权、监督权、处置权“六权同确”,构建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经营高效、监督到位”的扶贫资产运行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产“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长受益”。

  最先发起的舞钢市,已经受益良多。33个贫困村“村村亮”工程,由于以前没有明确管护主体,造成村里不管,行业部门也不管,“村村亮”变成了“村村黑”。管护权明确到供电局后,受损路灯都得到了及时排查、维修。

  闫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念龙对此感受深刻。他说,扶贫资产有了明白账,可以让最懂经营的人经营资产,让最懂管理的人去管理。“村里建的3家高标准民宿已经营业,准备承包出去,请专业人干专业事。”

  

  鲁山县瓦屋镇红石崖村挂满果实的柿子树。摄影:王彩霞

  长远谋划不仅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为进一步解决农村人才不足问题,平顶山市在宝丰县通过面向社会公选驻村第一副书记、优选县直单位副科级干部任村党支部书记,让事业编制下沉,“双管齐下”推动农村干部结构优化,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打通“肠梗阻”,扫清“绊脚石”,脱贫攻坚战中,平顶山25项工作经验、典型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这些“金点子”也将为乡村振兴工作持续释放硬核力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