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太行山,把最美的风景留给了河南;山高路险,也把贫穷留给了这一方群众。
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还有52个贫困村没有脱贫,而新乡市南太行山区就有16个。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新乡市向贫困发起了总攻。
搬迁:告别窑洞住新楼
12月2日,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在太行山上。卫辉市太公镇郭坡新村社区的郭小桢,终于有空在家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
“下雪了,厂里也正好放假一天。”53岁的郭小桢在家附近的酸辣粉厂上班,每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厂里还管饭。
“这房子不赖,六层楼还带电梯,就是面积太大,打扫起来累人。”郭小桢家的房子150平方米,她说,“一开始不想搬,搬来住一段时间,还真喜欢这楼房了。”
卫辉市太公镇郭坡新村社区幼儿园的孩子们。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太公镇有3个深度贫困村,郭坡、韩窑、沙沟涧。3个村位于卫辉市和辉县市交界处,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也没有企业,群众如果不能外出打工,收入就很低,不少群众还住在破烂的窑洞里。前几年,镇里和各个村商量着把3个村524户群众全部搬到一起,在郭坡村建个社区,可惜资金不足,设想没有完全实现,只盖了4栋楼。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为了实现3个村整村脱贫,解决剩余群众的搬迁梦,三村合一村的搬迁计划再次启动。借助新乡市正在开展的“农村五项重点改革”,太公镇拆旧房、建新房,腾出来500多亩建设用地指标,其中120亩指标拿出去交易,每亩卖了20万元,给新村社区建设解决了资金难题。
“从一开始,就不断征求群众意见,仅方案就修改了21稿,基本是为每户群众订制的房子。”郭坡村党支部书记郭保成说,“为啥六层楼也要装电梯?没有电梯不好分房啊!”
社区里,花草已经种好,广场正在硬化,10栋楼村民已经入住,新盖好的12栋楼刚“交了钥匙”,村民正忙着装修房屋,争取春节前住进新房。
在郭小桢家的墙上,有一张贫困家庭享受政策告知书,她家由于积极务工今年获得“优秀务工奖补”4578元。“我们对积极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按照其工资收入的10%予以奖补,封顶5000元。”卫辉市太公镇镇长徐林松说,搬迁出来的村民积极性很高,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楼下就是广场,可以跳舞,家里窗明几净,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生活和城里一样,外面的姑娘也愿意嫁到郭坡来了。”郭保成说,原来郭坡村穷,不少男人都出去给人家当上门女婿,郭坡村千把口人,以前有108个光棍汉,村上多年不办喜事,大喇叭都不响,连喜庆气儿都没有,光今年,村上就已经有12个光棍办了婚事。
“‘好饭不怕晚’。三村合一工作难度很大,今年最后一批脱贫,但看着3个村变化这么大,我们很高兴。”徐林松说。
产业:不负青山不负人
产业扶贫是关键。卫辉市太公镇引进一家酸辣粉企业,就在郭坡社区边上,占地35亩,每年给3个村集体上交35万元厂房租赁费,安排200多名村民就业,其中安排郭坡村贫困群众就有28人。
盯住酸辣粉企业,村上的种植结构随之调整,3个村腾出的土地复垦后,种了400多亩花椒树,花椒之间套种辣椒和红薯,都是酸辣粉企业的主要原材料。
雪后的辉县市南寨镇槲漫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辉县市南寨镇槲漫村位于秋沟风景区内,因满山槲树而得名。雪后的山坡梯田里,72岁的贫困农民常天法正在和大家一起栽种玫瑰。
“咱们这里种的是大马士革玫瑰,玫瑰花提取精油,做成化妆品。”槲漫村党支部书记李青林说,咱这里环境好,被一家化妆品公司选为玫瑰种植基地,销路不用发愁。
槲漫村山多地少,村上有114户人,耕地290亩,山地4000多亩。山楂是村上的宝贝,全村有4万棵山楂树,今年又栽种了3000多棵,建起60亩山楂蔬菜基地。趁山楂没有挂果,村集体成立的种植合作社决定在树中间套种蔬菜,又买来一套烘干设备,长豆角烘干后颜色不变,供不应求。村上的小米、红豆、绿豆等杂粮,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由于品质优良、口感好,小米每公斤能卖20元。
脱贫攻坚战让各方的力量都汇聚到了村上,走绿色发展之路,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李青林掰着指头算起账:“今年收入20多万元:光伏发电收入6万元,与南太行旅游公司合作,发展红色旅游合计收入10万元,加上村种植合作社一年也能给村集体挣六七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做到不负青山不负人,就得走绿色发展之路。”南寨镇党委书记侯玉敏说,背靠太行山,大力发展脱贫产业,当地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光伏发电,助力脱贫。辉县市近年来强力推进光伏精准扶贫工程,在全市规划建设66座联村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2.32亿元,每年收入3300万元。截至目前,新乡市建设光伏扶贫电站863座,设置光伏公益性岗位1.54万个。
旅游业带动村民就业脱贫。辉县市有旅游单体1568个,A级以上景区7家,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18家,省级旅游特色村20个,旅游业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
百泉镇五里沟村是辉县市今年脱贫的13个村之一。驻村工作队争取扶贫资金5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民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又投资种植合作社建起22个草莓、蔬菜大棚,游客纷纷前来采摘。
“我们利用五里沟离县城近的优势,制订了旅游规划,把7000多亩山地划分为生态度假区、山地运动休闲区、生态农业体验区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南太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驻五里沟村第一书记刘树凯说。
中草药种植方兴未艾。辉县市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有中药材1017种,“百泉药都”是全国首批6家中药材物流实验基地之一;全市野生中药材分布面积超过100万亩,人工种植面积近10万亩。
新乡市扶贫办主任张文亮介绍,新乡市强化产业带动作用,全市共建设各类产业扶贫基地2291个,人均产业收益达到4850元,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
帮扶:?力同心助脱贫
槲漫村今年最后一批脱贫的有3户3人,常天法就是其中之一。
“有劳动力的,早就脱贫了;劳动能力不足的,要运用各种帮扶政策,帮他们脱贫,一个也不能落下。”李青林说,就拿常天法来说吧,村里设置有公益岗位,常天法负责保洁,每个月工资950元;养老金每月175元,光伏奖励补助每月150元,生态补偿金每年900元,退耕还林补贴每年160多元,五保户补贴每年5540元,这就有两万多元了,“脱贫没有一点问题。”
太行山区,不少人因病因残致贫,新乡市对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第四次商业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六重医疗保障政策,“应保尽保”。
俯瞰雪后南太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太行山区是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保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好金山银山,国家在这里全面实行生态补偿政策。
“我们村的耕地周围都是木桩和铁丝网,主要是防野猪破坏。”李青林介绍,近两三年生态恢复明显,野猪老来地里搞破坏,一头野猪一夜能毁掉两三亩红薯。
新乡市大力开展生态补偿扶贫,近年来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5000余人次,发放资金1200余万元。
定点帮扶,让村庄也改变了面貌。雪后的槲漫村,道路上的雪率先融化,抬眼望去,村路向山上盘旋。“原来天一黑,出个门就得拿着手电筒,现在路灯明晃晃的,咋走都放心,这路灯就是我们来安装的。”辉县市城北中学驻槲漫村第一书记路成义说,村上的新鲜蔬菜因为疫情销路受阻,学校全部包销。
像路成义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新乡市派出了920个。为了推动精准扶贫,新乡市累计派出驻村干部2952人、驻村工作队920个。
新乡市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4亿元;成立市脱贫攻坚15个重大专项推进组;“百企帮百村”,全市634家民营企业踊跃参加,结对帮扶1100多个村……
雪花飘飘,红旗猎猎。英雄辈出的南太行,正在谱写一曲向贫困开战的壮歌。(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刘梦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