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付首鹏 通讯员 张静 闫银超
“缺水少电”的山区贫困村群众吃上深井自来水,村容村貌为之一新,全部82户贫困户靠扶贫产业实现年平均增收2000余元,这是偃师市府店镇双塔村三年半来发生的变化。
这一变化得益于国网偃师市供电公司的帮扶。12月11日,河南商报记者从国网洛阳供电公司和国网偃师市供电公司了解到,通过实施电网改造,实施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落实惠民电力政策,偃师贫困群众切实体会到了电力带来的幸福感。
【1】“缺水少电”的贫困群众吃上自来水
三年半时间过去,地处山区的偃师市府店镇双塔村曾经的贫困状况,国网偃师市供电公司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王晓飞记忆犹新。
王晓飞是2017年5月被委派到双塔村做第一书记的。“当时村里全是土路,下面一些自然村吃水都是问题。”王晓飞说,村里的基础条件十分落后,全村861户群众中贫困户就占了82户。
为改变这一落后状况,王晓飞将解决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用电、用水等问题作为切入点。在国网偃师市供电公司的支持下,他利用农网改造资金120万元,为村里新建改造10千伏配电台区5个,10千伏线路0.67千米,400伏线路7.12千米,帮助解决了用电问题。
同时,配合做好整村深水井项目电力配套,以及第六村民组农业排灌电力设施改造,为村里提供200千伏安配变一台,架设线路1.2千米,同时协调水利部门下拨资金,新打深水井一眼,铺设管路2.8千米,让村民吃上了深井自来水。
2017年,又利用拆旧物资,对村内搬迁小区电路进行改造,实现了抄表到户;配合村两委协调扶贫资金,建成2700平方米中心广场,以及14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中心,还捐资五万元对村小学的线路设备进行扩容改造,为村里捐建“电力爱心书屋”,定期捐资捐物对贫困学生进行帮扶。
【2】扶贫产业让82户贫困户实现年平均增收两千余元
要改善基础设施,更要发展经济,要让村里发展有产业。国网偃师市供电公司充分利用扶贫政策,帮助村里培育增收产业。
村民李二里和宋炎统是扶贫工作队实施产业帮扶的第一批帮助对象。两年前,扶贫工作队帮他们买了十几只小羊羔,让俩人合伙发展肉羊养殖。随后又帮他们贷了两万元无息贷款,用于扩大养殖规模,现如今,李二里成了远近有名的养殖大户。
双塔村像李二里这样通过产业帮扶走上致富路的村民还有不少。两年时间内,该公司通过在村里落实光伏扶贫、到户增收、企业帮扶贷等扶贫政策,培育了肉羊养殖、大棚香菇种植、光伏发电、扶贫超市等多个扶贫产业项目,覆盖贫困户82户,每户平均增收2000余元。截至目前,该村贫困户已脱贫80户284人,且未发生返贫情况,脱贫率99.3%。
【3】电网改造全覆盖,贫困村产业发展有保障
双塔村的变化只是国网偃师市供电公司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公司将光伏发电、中心村电网建设、村村通动力电、井井通电等工程建设,当做全面助推脱贫攻坚的发力点。
据了解,2016至2020年该公司完成偃师地区电网投资1.722亿元,共367个项目,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57.14千米,新建改造配变台区482个,配电容量14.8575万千伏安,新建改造400V线路258.5千米,全面提升偃师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投资842.36万元,对贫困村电网进行了改造,实现贫困村通动力电率100%、户户通电率100%,户均容量达到2.1千伏安,供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满足贫困地区特色扶贫产业发展用电需求。
同时,开辟光伏扶贫项目绿色通道,保障104个光伏扶贫电站及时并网投运,累计支付购电费536.52万元;落实低保、五保户电费减免政策,2016年以来共减免电量289.27万度,减免电费486万元。
国网偃师市供电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好各项帮扶惠民政策,扎实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同时继续加大电网建设改造力度,确保电网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首席编辑 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