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文化

小时候我们拿着糖画 看着比着就走到了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22  浏览次数:17424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 熊卓甜/文 宋亚猛/图难忘的儿时记忆已列入非遗勺子作笔,糖稀为墨,画出糖画艺人的坚守与传承以勺子为笔,以糖稀为墨。一副担子在身,落地即可营生,信手即可成艺。这是糖画,是印象中的流动小摊,是难忘的儿时记忆,更是最甜中国味!刘氏糖画第
河南商报记者 熊卓甜/文 宋亚猛/图

难忘的儿时记忆已列入非遗勺子作“笔”,糖稀为“墨”,画出糖画艺人的坚守与传承

以勺子为“笔”,以糖稀为“墨”。一副担子在身,落地即可营生,信手即可成艺。这是糖画,是印象中的流动小摊,是难忘的儿时记忆,更是最甜“中国味”!

刘氏糖画第五代传承人刘胜利在创作糖画

一口锅、一勺糖、一块板百变糖画“艺”味深长

小时候,最喜欢跟小伙伴成群结队去老街玩儿,虽路上坑洼不平,但“小玩意儿”很多。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很是热闹。

而最吸引“熊孩子”的,当属那麦芽糖的香气。印象中,老街的尽头,有一个看似不起眼却整日热闹非凡的小摊。一张长方形的桌子、一块大理石板、一大盒糖浆、一口锅、一个勺,旁边还有个竹筐,放着十二生肖的大转盘和小木棍,而主角就是手腕轻抖几下就能创作出一个个作品的糖画艺人。

 “我要小狗。”

 “我要龙,爷爷,给我画个龙吧。”

小摊前,几个灵活的小身躯钻进围观的人群中,露出个小脑袋,嗷嗷着、欢呼着!

怎么让孩子告别“选择困难症”?只见爷爷拿出小转盘,让它来“安抚”孩子们的躁动。

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儿时记忆里的小转盘“转”到了2020年!

“同学,你转到了马,那就给你画个小马吧?”

被孩子们“围观”的便是刘氏糖画第五代传承人刘胜利,只见他舀出一勺糖浆,手腕轻抖,一缕缕清澈透明的糖丝飘过画板,急速移动,丝丝缕缕,似断非断,一匹可爱传神的小马便跃然板上。一气呵成之后,取出竹签用铲子一压一铲,那小马便跃到眼前,在阳光下晶莹剔透。

以勺子为“笔”,以糖稀为“墨”。糖画艺术如今被书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抬眼望向那朴实淳厚、以画为乐的艺人,满脸的笑容好似经时间熬制的浓甜。

舀一勺糖浆,手腕轻抖,急速移动,一个个糖画作品就跃然眼前。图为刘胜利糖画作品

栩栩如生的糖丝,拉扯出他近20年的坚守与传承

 “兜兜转转近20年,幸亏我坚持下来了”。

连续几天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刘胜利累并快乐着,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爷爷经常担着糖画担子在周边十里八村的庙会上活动,家里也总是充满着熬糖的香气,闻着糖香气长大的他,自然也对糖画充满了兴趣。但家人却不想让他走上这条“上不了台面”的营生路。

“虽然也按照家人意愿考上了大学,但我一直‘偷摸’摆摊。”刘胜利说道,大学期间的每个周末,他都会拿起糖画工具出去摆摊,正是靠着这门手艺,学费和生活费有了着落。

2002年,大学毕业没有考上公务员,他便决定以糖画为生。

“大学生出去摆摊,太丢人了!”刘胜利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这是父亲知道他的决定后,怒砸工具箱时说的话,虽然当时有妥协临时找了个工作,但还是继续“偷摸”摆摊。

直到2006年,刘胜利才彻底圆了“糖画梦”,“全职”做糖画。

他远赴四川、天津等地与糖画艺人交流探讨学习,把爷爷教的糖画手法与四川糖画、天津糖画的特点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刘氏糖画”。

 “记得有次我在文庙做糖画,一个熟人跑过来跟我说,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拿糖画,一看就知道是刘氏糖画!”刘胜利笑着向河南商报记者“炫耀”,他真心觉得“做糖画”是他最正确的选择。

此外,除了家族之间的传承,他还把这门手艺带向世界各地。

自2011年,他创立“糖画艺术培训中心”以来,刘胜利已亲授800余名学员,包括多名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外籍华人,且已有18名学员取得县级(区级)非遗证书。

 “从十二生肖、卡通形象到心上人的名字、爱慕的偶像……”刘胜利说,百变糖画,变的是样式,但糖画独特的魅力和儿时的记忆是永恒的。

如何更长久地保存糖画,他一直在找方法

“很多人对糖画不了解,认为糖画是摆地摊哄小孩的玩意儿,但在我的心里,糖画是值得我为之奋斗的事业。”

刘胜利多次研究、改进糖画工具。比如将笨重的加热工具改为小巧、轻便的卡式炉;大理石板改用合金板;独创抡丝、甩丝等作画技法等。

但他还有一件“心头事儿”。刘胜利拿出他的作品集,一边翻看,一边感慨:“你看这个四合院,花了好几个小时做的,但拍张照片没多久就不成形了,基本上相册里的作品现在都已经没有了。”

他说,糖画现在要突破的就是“昙花一现”的问题,怎么能保存得更久呢?未来能否有机会办个糖画展呢?

话音刚落,刘胜利又开始创作,缓慢倾斜小勺,糖浆顺势而下,灵活摆动糖浆,在板上挥斥方遒。

小时候,我们拿着“糖画”,比一比谁的动物大,比着比着,就这么走到了家;现在,他用几笔勾勒出轮廓,再几笔勾勒细节,勾着勾着,或许就想出了解决“昙花一现”的办法。

老街深处的糖画,甜蜜到了骨子里!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