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肖风伟 通讯员 蔡丽
10月17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官网公布了的关于表彰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的决定,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黄久生名列其上,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做建筑工程的黄久生捧回这个奖项,凭借的是什么?
2004年春天,在潢川县委及双柳树镇党委支持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黄久生被任命为书记。
支部成立后,黄久生为大伙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2017年9月,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成立,黄久生又被任命为书记,从此,全县驻郑州10个外建党支部、386名党员,全部纳入统一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黄久生从2004年担任党支部书记后累计带出农民工40万人次,惠及人口300多万,帮助22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每年为家乡带回6亿多元劳务收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工作中,流动党工委联系的60个项目复工近10万人,保证了农民工收入有保障,增收有渠道。
“农民工兄弟跟着我出来干,就不能让一个人在脱贫路上掉队!”这是黄久生朴实的坚持。
黄久生的工地上有“三多”。
技术工人多。黄久生开办农民工夜校,组织大家在工地上传帮带,让大伙儿都吃上技术饭,实现“培训一个、脱贫一家、带动一片”。他带领队伍承建的工程两次问鼎国家建筑最高奖——鲁班奖,摘得过国家优质工程奖,还有七十多项获得省、市优质工程,被业内誉为“建筑界的铁军”。
工资收入多。“咱们的队伍凝聚力强,素质好、本领高,能打硬仗,接到的工程项目多。”信阳一棚户区改造项目负责人纪伟介绍,“去年久生带领的在信阳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平均工资达到6.8万元以上。”
工地上高龄和残疾农民工多。今年疫情期间,黄久生在工地上原有的110多位高龄和残疾人门卫基础上,新增一批高龄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包吃包住,保证年收入不低于36000元。目前在潢川县五里棚户区社区改造工地上务工的王帮群夫妻就是其中之一,51岁的王帮群体弱多病,丈夫也身患尿毒症,黄久生主动为他们提供看守仓库和打扫卫生的工作岗位,每月工资各3000元。
这么多年来,黄久生和流动党支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党支部流动到哪,为党分忧的事就要做到哪。2016年年初,黄久生工地所在的新郑市具茨山两个贫困村的520户村民整体搬迁,他捐资260万元, 无偿资助每户5000元,帮助村民发展大棚蔬菜、草莓等产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黄久生还投入1800万元,支持流动党员返乡创业成立合作社,建立茶叶、油茶扶贫基地,带动126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多年来,他累计捐款3000余万元改善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24年赡养700余位贫困孤寡老人,资助20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