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王访贤 文/图
“哞哞……”“叮当叮当……”牛群在主人挥动的牛鞭下,出了村口,向山谷深处走去。
初秋的清晨,在阵阵清脆的铜铃声中,地处豫西深山,距离三门峡市陕州区县城约75公里的小村——白石崖,被唤醒了。
白石崖村位于深山中,自然环境优美。
40岁的“放牛娃”
牛群的主人名叫刘秀荣,今年40岁有余,单身汉子,十几岁就成了放牛娃。从前,刘秀荣只养四五头牛,不敢养多——没技术,也没钱,2016年他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
刘秀荣与小牛仔玩耍。
白石崖村驻村第一书记员博说,村里养的虽都是肉牛,但以前村民不懂育肥方法,牛太瘦,卖不上价。
2019年年初,员博与村“两委”成员筹措资金,建牛舍,实施“人畜分离”工程;请专家为村民讲授养殖技术。
2019年3月,20多间崭新的牛舍建成。在专家的建议下,村里17户贫困户家养的牛“住”进牛舍,集中管理,合理投喂,繁殖以及育肥效果显著提升。
天气好的时候,刘秀荣把牛赶到山腰养殖。
在专家技术指导下,刘秀荣扩大养殖规模,多养了几头大牛。根据陕州区项目资金补助办法,一头大牛奖补4000元,一头牛犊奖补2000元,刘秀荣还获得了一笔养殖补贴。
今年2月,刘秀荣养的大牛生了小牛犊,大牛、小牛加一起达到20头。刘秀荣准备近段时间卖两三头牛,能收入两三万元。
2019年3月,通过危房改造,刘秀荣家屋里屋外、院里院外都翻修了一遍。陕州区一学校组织的观摩团,来村里参观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工作以及人居环境改善情况,刘秀荣家新翻修的院子成了观摩团的观摩点。
王治发(左)与儿子相依为命。
75岁老汉养蜜蜂脱了贫
白石崖村所在的店子乡,是林业大乡,森林覆盖率在85%以上,在畜牧养殖和中蜂养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今年75岁王治发,膝下只有一子,两人相依为命。儿子幼年时落下二级残疾。2016年,王治发家被评定为贫困户。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白石崖村变被动为主动,因地制宜发展中蜂养殖。不甘落后的王治发也养起了蜜蜂,10箱,20箱,40箱,一年比一年多。
“王治发家的蜂蜜,由合作社收购,去年卖了近1.9万元。”员博介绍,王治发就是靠养蜂脱了贫。
王治发今年养殖40多箱蜜蜂。
脱贫攻坚,发展是唯一的出路。2018年11月16日,白石崖村铭柏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打造以“基地+专业合作社+电商+农户”的产业模式,将原生态农副产品、高品质中蜂蜜等“金疙瘩”加工包装出售。经过调研、摸索、实践,以“白石崖”为品牌的中蜂蜜、五谷杂粮等产品顺利通过质检,进入市场,并通过电商、线下博览会等渠道销往各地。
不到两年时间,铭柏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吸纳了周边村民112户,中蜂养殖户占90%。仅今年上半年,该合作社就与陕州区多家社会福利单位、驻马店的一些商户企业等签订了近50万元农副产品购销合同。
今年,王治发和儿子在屋前院后养了40多箱蜜蜂,春夏两季盛花期,他们每天都围着这些蜜蜂忙碌着。
白石崖村驻村第一书记员博展示铭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
采访手记
养牛,养蜂,本来就是白石崖的传统产业。然而,在以前,光靠这些来维持生计,是个大难题。难的是,缺乏技术,养殖业的规模上不去;山路难走,再好的货品也卖不出去。
思路一转天地宽。有了专家指导,白石崖村村民以山里人特有的淳朴,能把牛养好,能把蜂养好,至于产量和销路的问题,通过合作社来解决。这样一来,收入一下子就上去了。
如今,牛比人多,蜂比人多,成了白石崖村最亮的名片。扶贫,靠的是技术、是市场,更是思路。
乡村名片
白石崖村地处三门峡市陕州区店子乡北部,辖4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131户401人,面积22平方公里,人均林地86亩,人均耕地1.3亩。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21人,现有未脱贫3户7人(兜底户)。
目前,全村养殖肉牛800余头,户均增收6000余元;全村今年共养殖中蜂750余箱,预计户均增收1万余元。另外,村里还建有100平方米的农副产品加工车间,300平方米的农副(特)产品集散基地,为带领村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刘梦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