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森马回应“侵权”:少林下属单位合作公司有授权 少林寺:不可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3  浏览次数:12206
核心提示:系通过少林寺旗下合作公司?少林寺否认
 河南商报记者 郭丁然  首席记者 杨桂芳  实习生 谢鹏

因使用“少林功夫”被少林寺声明侵权的森马,一直未公开发声,却悄悄更改了产品标注。

同时,还有报道称,森马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森马是通过少林寺下属单位的合作公司获得了授权。

对此,少林寺称“不可能”,并表示气愤。

这一系列操作背后,跨界联名热浪中商业利益与文化尊重之间的争执,引起人们的关注。

“少林功夫”系列已在电商平台更名“国潮功夫”

在9月1日,少林寺官方网站发出一则声明:森马Semir销售“Semir国潮跨界合作-国潮少林功夫森马”系列服装,未经授权将“少林功夫”用于服装标签及商品名称。

这一事件很快在网络端掀起波澜。9月2日,河南商报记者走访时看到,多家森马实体店“少林”系列的服装在销售,一家店内醒目位置放置了标有“‘少林-竞技’联名”系列字样的一人高的广告牌。

但是在9月3日,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森马天猫旗舰店上,原本标注为“国潮少林功夫”的系列服装,已经更名为“国潮功夫”系列。该品牌天猫旗舰店电商平台上,输入“少林功夫”关键词已经无法显示相关产品。

河南商报记者发现,悄然“更名”后仍暗藏玄机。

在该品牌天猫旗舰店电商平台上,输入“功夫”、“国潮功夫”关键词后,其系列产品仍正常出现。在拼多多平台森马品牌店中,输入关键词“少林寺”依然可弹出女士卫衣、短袖T恤系列产品。在该品牌微信小程序店面上,该产品依然显示“少林功夫”系列。

系通过少林寺旗下合作公司?少林寺否认

将系列产品悄然更名的背后,也表达着森马对少林寺指责侵权一事的态度。

不过,颇耐人寻味的是,森马一直未对此事作出公开声明。河南商报记者多次采访未获得正面答复。

但据相关媒体报道,森马相关负责人在9月2日接受AI财经社采访称,森马是通过少林寺下属单位的合作公司获得了授权,“今天在媒体上看到这个消息,公司内部也很惊讶,我们认为应该有些误会,目前正在通过这家合作公司跟少林寺沟通,尽快澄清误会,具体情况还在和合作公司进一步沟通中。”

针对森马“是从少林寺下属单位的合作公司得到了授权”这一说法,9月3日,少林寺方面表示:这不可能。

河南商报记者从少林寺了解到,他们对森马集团侵权、拒绝沟通、将侵权产品反复下架上架的做法表示气愤,已经准备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业内认为森马“少林功夫”事件系个案

在“联名少林功夫”事件上,是否因被合作公司带偏而陷入舆论风波?目前森马方仍没有主动回应此事。9月3日下午,河南商报记者再次致电,森马方表示要等法务部门联系记者。但何时联系,并没有确切时间。

一直活跃在跨界联名、国潮推动中的森马,为何会出现被“联名方”指责侵权事件?这种事件在零售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在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姜东辉看来,跨界联名这一形式由来已久,并不新。而且在零售行业内,耐克、阿迪、李宁等运动潮牌有着诸多成功的跨界联名作品。

姜东辉认为,由于联名款对设计投入、联名合作方有着较高的人力、费用投入要求,零售业内多是大牌才会推出联名产品,且跨界联名前品牌方颇为谨慎,产品数量也有限。

“森马联名少林功夫被指责侵权这一事件,应该是偶然事件。”姜东辉说,但不排除森马有侥幸心理,寻求和二级机构合作的可能。只是这种公司并不具备商标使用权。

姜东辉认为,森马将“少林功夫”系列产品更名,因为商业的本质是注重商业利益最大化、追求成本最低、寻求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对于森马来说,并不愿意积压库存或者回收产品,而是希望尽快清理库存。

“只是这种做法欠妥,寻求和少林寺沟通解决,才是正道。”姜东辉说。


统筹:赵强
编辑:李兴佳
第九大街文末用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