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城市大脑”是怎样让郑州变得有温度、会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4  浏览次数:14782
核心提示:人们生活越来越美好的背后,是数字郑州“城市大脑”项目的提速建设:“城市大脑”让郑州变成一个会思考、有温度的“智慧生命体”。
河南商报记者  陈薇  实习生 郝瑞玲  文  图
 
水电气暖过户,市民网上上传资料、电子签名就能办好,整个办理进度还能实时看到;不同降雨量下,郑州51个易积水区域的情况可以提前预测,防汛指挥部门可以凭数据快速决策。而未来,郑州的红绿灯会自己调节市场间隔,所有的停车场有无空位一目了然,郑州人可以拥有电子病历,全市去任何一家医院就医,医生都能准确掌握既往病史……
 
人们生活越来越美好的背后,是数字郑州“城市大脑”项目的提速建设:“城市大脑”让郑州变成一个会思考、有温度的“智慧生命体”。
 
“城市大脑”统一调度下的智慧郑州【】

99999999_meitu_8
 
出入车站、小区、商场扫码,成为很多人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深刻的记忆。2月10日,郑州上线小区健康登记系统,不仅让郑州成为国内首批实现电子化登记的城市,也让郑州成为国内数字化“战疫”的样本。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市民简单的扫码登记背后,是当时刚刚上线的不久的郑州“城市大脑”的第一次牛刀小试。
 
时间回到2019年8月,郑州市开启与阿里巴巴集团亲密“接触”。随后,阿里巴巴(河南)有限公司、郑州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及数字郑州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注册设立。作为数字郑州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方,阿里巴巴其将城市大脑相关专利、软件著作权许可给数字郑州科技有限公司,推动郑州“城市大脑”项目建设。
 
与此前智慧城市只是着眼红绿灯、垃圾桶等一个个孤立的点改造不同,郑州的智慧城市是在“城市大脑”统一指挥调度之下:郑州搭建了城市级的大数据计算平台、视觉计算平台、物联网平台、区块链平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等六大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平台。

 “有了这个‘城市大脑’,让郑州有了数字‘基础底座’,改变了过去各个部门各搭各的‘数字烟囱’的弊病,打通信息壁垒、信息孤岛,让数据真正活起来,有效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郭程明说。
 
“城市大脑”给你带来这些“小确幸”【】
 
给很多郑州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疫情防控系统,正是依靠郑州城市大脑一期刚刚搭建出来的基础平台衍生出来应用。随着今年9月底,郑州城市大脑二期初步完工,郑州将拥有涵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14个部门、18个业务领域智慧模块。
 
对郑州市民来说,尽管城市大脑的“数字底座”是看不到的,但是他给生活带来的一个个“小确幸”却实实在在地能感觉到。
 
今年7月份,朱先生刚刚在郑州市中原区购买一套二手房,房子过户完成后,原房主的水电气暖等户表也要过户。他本以为这些业务又要他拿着身份证、不动产证等材料去这些服务大厅一个个跑,没想到在不动产领取通知书上,就看到一个二维码,告知他扫描之后可以在网上将水电气暖过户一键办理。
 
“二维码扫描之后打开一个过户页面,所需材料非常清楚,我只需要按照要求拍照上传并电子签名确认即可。”朱先生说,上传之后网页上还告知他过户所需时间以及服务电话,通过之后也会有手机信息提示。

目前郑州通过“城市大脑”数据互联共享、业务流程优化,依托“郑好办”APP、市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的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已达511项,其中包括个人高频和企业的高频事项诸如公积金提取、居住证办理、青年人才首次购房补贴、青年人才生活补贴等。
 
有了“城市大脑”郑州将会更聪明【】
 
而在城市管理方面,“城市大脑”也会让郑州越来越“聪明”。
 
8月5日,郑州城市大脑全域数字防汛平台正式上线,通过汇聚多个部门的汛情的历史数据,可以预测不同降雨量情况下51个易积水区域的情况,配合摄像头实时采集的积水画面,方便防汛指挥部门快速决策。
 
在治理堵车方面,郑州“城市大脑”已经尝试在文化路,通过为红绿灯设置更为合理的间隔长度,让道路车辆通行更为顺畅。
 
“城市大脑可以通过收集、整理每天不同时段的车辆流量信息,为红绿灯设置多套方案,应用在早晚高峰、平峰、工作日、节假日等不同场景。”阿里云“城市大脑”原首席架构师、现任数字郑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郝亮说,随着红绿灯传感器的配置,未来红绿灯将会更加智能,它可以根据摄像头采集的实时车流信息,自动调节间隔时长。
 
而城市大脑的数据,甚至未来可以为郑州道路修建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日常道路通勤数据,决定哪些道路需要设置更宽的非机动车道、哪些路段需要公交车专用道,在治堵的同时,也让市民的需求得到充分地满足。
 
在文旅方面,“城市大脑”也会帮助政府管理者,感知真正的市民需求。
 
“比如,政府要办一场公益的《白毛女》的演出,以前可能门票怎么发都不知道。”郝亮说,当有“城市大脑”加持,演出的门票就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渠道精准发放和领取。不仅如此,通过不同类型文化活动领票、观看的数据信息,反过来可以让政府针对性地引入郑州人喜爱的文化娱乐项目。
 
“城市大脑”将成郑州数字产业“放大器”【】
 
而城市大脑作为平台,也将成为郑州数字产业的“放大器”。
 
今年7月,“数字郑州”产业生态联盟已经成立,首批100家生态联盟企业加入,成为“阿里云飞天生态合作伙伴”,他们将根据自己的优势,共同构建数字经济新生态。
 
以天迈科技为例,其优势在公交领域,未来,他将可以对城市大脑拥有的公交领域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应用;而汉威科技的优势则在传感器方面,他也可以根据城市大脑所需的传感器领域有新产品的研发。
 
这样,郑州本地共建共享共赢的数字化产业链和生态圈就将逐步形成,这也会吸引更多数字领域人才留在郑州或是回流郑州。
 
“数字郑州科技有限公司的团队,超过90%是河南人,他们因为数字郑州建设回到了郑州。”郝亮说,随着数字经济与本地企业深度融合,郑州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数字化人才集聚。

编辑:张恒
统筹:赵强
第九大街底部_meitu_2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