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然过半,受疫情影响,今年河南冷链物流业发生了哪些改变?疫情给冷链物流带来 了什么机遇?又验证了河南冷链物流的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
7月18日,2020第七届中国郑州国际物流展&第五届中国郑州冷链物流展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河南物流行业首个年度展会,该展的如期举行对于物流行业的复工复产有着非同 寻常的意义。
据悉,该物流展共为期3天(7月18—20日),吸引了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的200多名参展商与会。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吴军
河南出台的冷链政策数量位居全国第2

物流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城市兴。
郑州市物流口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毅在致辞时称,物流业是百业的血脉,今年以来,郑州 市的物流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郑州机场货运量增速居全国第一;中欧班列(郑州)7年来已运 行3274班,网络遍布30多个国家130多个城市,还在全国率先实现超过1万公里国际全程冷链运输。
河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长李鹏也表示,物流业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 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发展特色物流方面,河南对冷链物流的关注尤其引人侧目。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国家层面出台冷链相关政策、规划超过40项;全国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冷 链相关政策、规划超过100项,其中,中部六省出台政策数量超过全国的五分之一,河南省出台6项 ,居全国各省市第2位,居中部六省第1位。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7月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20年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郑州市成为河南省首个 入选城市。
截至2020年3月,全国共公布了9批星级冷链物流名单,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达78家,河南省有3 家企业获评星级冷链企业称号,分别是:双汇物流、鲜易物流、大象物流。
“民权制冷产业指数”,填补了我国制冷产业领域空白

华夏易通冷链销售总监朱华侨称,果蔬冷藏流通率中,欧美国家为95%,中国只有5%;同样 是果蔬,欧美流通损腐率为5%,而中国则为25%。
河南和日本的人口,同样都是1.1亿,但人均冷库方面,日本是河南的5.63倍;冷藏车保有量 上,日本是河南的13.33倍。
近几年,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鲜品品质要求日益提高,中国冷链物流需求 也在快速增长。
中冷联盟预测,2019年,全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约3391亿元,较2018年增长505.2亿元, 同比增长17.6%。
李鹏称,据初步测算,2019年,河南全省速冻食品、鲜肉及肉制品、果蔬、乳制品、水产品等 重点行业冷链物流总额增长10%;冷链物流货运量,增长18%;全省冷库总容量约850万立方米, 增长15%,居全国第4位;冷藏车保有量20000辆左右,增长12%,居全国第2位。
在全省冷链物流业发展强力带动下,冷链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民权县制冷工业园现已入驻企业200余家,其中制冷企业100多家,冰箱、冷柜 年产能超过1800万台,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冷藏保温车年产量2.5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 并制定发布了“中国·民权制冷产业指数”,填补了我国制冷产业领域指数体系的空白。
此外,顺丰冷运、京东冷链、苏宁物流等全国优势冷链企业也加快了在我省布局。
双汇物流总经理邢金蛟称,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2019年,双汇物流从双汇集团剥离,开 始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型。
就全国而言,冷链物流企业的数量也在攀升。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约1832家,较2018年 增加了165家。
2019年,全国冷藏车保有量约21.47万辆,较2018年增加了3.47万辆。预计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28万辆。
70%以上果蔬不预冷即进入流通环节,损耗严重
作为农业大省和国家主要产粮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物流与电商学院党委书记于晓胜称,河 南的粮、棉、油、肉生产总量位居全国前3名,速冻食品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
受产业影响,目前河南的冷链物流主要有四种模式。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冷链仓储,市场份 额最高,占比60%;其次则是以运输和城市配送为主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占比20%;排在第三的是 低温加工为主的中央厨房业态,占比6%;市场份额同最低的是在平台为主的保税物流,占2%。
2019年7月份公布的全国冷链物流企业百强榜,河南有10家企业上榜,为史上最多的一次。
2019年,受实体经济和大物流环境不景气的多重影响,河南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受到了市场冲击 ,但行业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2019年全省冷链物流总额有望突破1900亿元,同比增长11% 。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给河南冷链物流提出了新需求。比如,60%以上的县市出现了不同程 度的农产品滞销和积压问题;“速食经济”增幅显著,特定食品企业整体销量同比上涨50%至60% ;生鲜电商逆势上扬,莲菜网、京东到家、永辉到家等平台供应量同比增长80%以上,一些新的电 商平台一战成名,如郑州本地的大河鲜生,今年2月份给郑州市民配送蔬果88080件,日均配送量最 高超过9000单;85%的外卖企业推出了“无接触式配送”等。
新变化同时也暴露了河南冷链物流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李鹏分析认为,全省现有冷库容量与快速增长的冷链服务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缺口,主要表现为 存储型冷库多、流通型冷库少;销地冷库多、产地冷库少;部分冷藏冷库功能定位与市场需求不 符,供需严重不匹配,造成资源浪费;现有冷库以平堆库为主,自动化立体库稀缺等。
于晓胜也提出,目前全省鲜活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低、腐损率高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70%以上 果蔬不进行预冷就进入了流通环节,浪费严重。
瞄准断链,打造全国冷链物流“河南标准”
针对鲜切花、果蔬等农产品“最后一公里”断链严重问题,与会的企业、专家、学者也纷纷 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李鹏认为,冷链行业发展情况关乎国计民生,因此冷链物流行业的规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他建议,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要带头推行国家关于冷链物流的各类强制标准,同时加强研究制 定和推广一批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打造全国冷链物流“河南标准”,着力解决标准体 系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断链”现象。
于晓胜则提出,冷链物流发展的着力点应在农产品市场。
全国现有农产品市场4.4万家,其中批发市场4100多家,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有1300 多家,农贸市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近4万家。2019年批发市场交易额达到5.7万亿元,交易量9.7亿 吨,市场内各类经销商240多万个,吸纳就业人员近700万人。
其中,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物流园区和批发市场总量超过了130个。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数据是,目前约七成农产品仍经由批发市场分销,农产品市场仍然是农产品 流通的主渠道。
据此,于晓胜建议,智慧新农批的建设势在必行。建设新农批,就要推动数字化、标准化管理 ,实现全程监控,建立一体化产业链等。
统筹:赵强
编辑:吴智星
编辑:吴智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