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大地,亿万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中坚力量。但同时,他们时常会有心结——“讨薪难”。
为帮助农民工解开“薪”结,建行河南省分行秉承回归本源、服务民生的理念,践行金融科技战略,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大力推广“民工惠”业务,有效联接政府、总包、劳务公司、农民工等多方资源,打通产业链各环节,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产业链最末端,定向流向农民工群体,帮助广大农民工如期、足额、顺利拿到辛苦钱。仅2020年上半年,建行河南省分行已投放“民工惠”专项融资近24亿元,惠及农民工36万人次。
供给“首端”,让建筑企业“有得发”
“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啊,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拿到建行河南省分行发放的1800万元“民工惠”专项融资贷款后,河南三建建设集团的财务人员感激地说。
据了解,在疫情攻坚时刻,作为洛阳“小汤山”医院承建方的河南三建建设集团,急需资金为农民工发放工资。在得知相关需求后,建行河南省分行立即成立三级联动服务小组,快速响应,积极对接,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分批次将1800万“民工惠”专项融资贷款精准投放至企业,迅速解决了农民工工资发放难题。
在建行河南省分行的强力支持下,河南三建建设集团如期完成洛阳“小汤山”医院建设并交付使用,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顺利拿到工资的农民工兄弟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农民工“讨薪难”的源头在于企业资金暂时短缺,流动性不足,手中无“粮”可发”。建行“民工惠”正式利用供应链驱动融资,向核心建筑企业发放专项融资款,让企业“有钱发”。
今年以来,建设银行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专项融资润泽供应链首端的建筑企业,以精准直达的金融服务助力决胜抗疫、支持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体现金融担当。
疏通“堵点”,让民工工资“发得准”
“我们一年四季奔波在外,吃苦受累都不怕,就怕辛苦拿不到钱!”这句充满心酸的感叹道出了处于“拖欠链”末端广大农民工兄弟的真实心声。
科技加码,铸造资金渠道,建行河南省分行引流金融活水滴灌产业链末端农民工。通过数据驱动,融通用工信息线上线下不通畅堵点,实现农民工“实名制”等诸多农民工用工信息共享。
据了解,该行联合用工管理公司,借助物联网技术,直接获取农民工实名信息、考勤管理、工程进度、工资发放明细等第一手资料,并通过交叉验证,打破线上线下“数据孤岛”,保障工资发放对象,锁定工资“不分流”,精准流向广大农民工;
正是“金融科技”这把“智能锁”,锁定农民工工资“发得准”,赢得了总包、劳务公司、农民工多方认同和赞许。据统计,该行已累计为中建七局、中建二局二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十一局等46家核心企业提供“民工惠”服务。
精准“护航”,让工资监管“看得清”
“工资到账了!”李大哥开心的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建设银行发来的工资到账短信提醒。这一切都得益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法规的落地实施和建行“民工惠”农民工工资专户的跟进营销。
为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国家制定了专门行政法规,于2019年12月30日公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法立而行,顺势而为。建行河南省分行紧抓《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颁布契机,成功对接农民工工资监管系统,充分挖掘政企各方需求,拉网式排查区域内建筑业核心企业承接项目,积极营销总包开立农民工工资专户。
源头活水,精准直达,让广大农民工不再“忧薪”。通过开立农民工工资专户,建行河南省分行运用新一代系统对工资发放实现全流程封闭运作,将专项融资款直接支付至农民工银行卡中,从源头控制,确保金融活水精准流向广大农民工兄弟手中,真正打通了农民工工资发放“最后一公里”。
温暖“民工”,让暖心服务“幸福行”
“小年了,虽然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建行给我们送了慰问品,大家心里都很暖!”郑州某工地上的工友杨洋感激地说。从建行河南省分行领导手中接过慰问品,杨洋黝黑的脸上抑制不住满是笑容。
2020年1月17日上午,建行河南省分行联合中建七局开展“建行惠民生温暖农民工”慰问活动,为郑州某项目工地上辛勤工作的建筑农民工朋友送去了慰问品,让即将返程过年的农民工朋友体会到建行的温暖。
建行河南省分行结合“民工惠”业务,通过系列关爱活动,帮助农民工群体提升幸福感。
同时,建行河南省分行延伸服务,向下扎根,将国有大行服务送至广袤农村千家万户,惠及广大农民工及其家人。该行通过“民工惠”连接“裕农通”,拓展城乡融合服务,为农民工及其留守家人提供包括存款、贷款、理财、缴费、投资等一揽子贴身金融服务,帮助农民工及其家人成为新工人和新市民,构建“民工惠”新生态,为乡村振兴贡献建行力量。
金融服务如活水,润物细无声。建行河南省分行将持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的服务理念,聚焦农民工“讨薪难”社会痛点,将“民工惠”业务作为解决欠薪问题的重要抓手,切实解决农民工工作发放难题,引金融活水流向农民工这一最需要滋润的群体,让农民工工作更加“安心”、生活更加“舒心”,为社会增添一份“温馨”。(焦志磊、于晓洋、李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