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健康

你是拦路虎,我有好身手 ――我省首例上腔静脉开通+永久性双腔左束支起搏器植入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7  浏览次数:10554
核心提示:通了,通了!一位医生紧盯着显示病人血管实时状态的电脑屏幕,兴奋地说。2020年7月5日,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胸痛中心导管室里,我国著名心内科专家、我院院长袁义强和他的手术团队正在为病人开通上腔静脉闭塞段的血管,并经导管植入永久性双腔左束支起搏器。该
      “通了,通了!”一位医生紧盯着显示病人血管实时状态的电脑屏幕,兴奋地说。

2020年7月5日,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胸痛中心导管室里,我国著名心内科专家、我院院长袁义强和他的手术团队正在为病人开通上腔静脉闭塞段的血管,并经导管植入永久性双腔左束支起搏器。

该手术为我省首例;未见国内有相同病例或学术的报道。

老张今年54岁,一直是家里挣钱的顶梁柱,本来正值壮年,还想继续打工把经济困难的小家庭建设的好一些,可是3年前,他发现自己劳累时总是出现胸闷、气短,并伴有心悸、乏力等症状。从此,他几乎丧失劳动能力,一些简单的劳动,都会让他胸闷头晕。一年前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心率慢,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又出现上述症状,而且伴有脸部水肿。前几天因症状加重,感到自己有生命危险才慕名来我院治疗,门诊以“心律失常”收住我院心内科二病区。

经检查发现,老张患有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40次/分钟,远低于正常心率60-100次/每分钟,这意味着老张心脏泵血不足,导致脑供血和身体其他器官供血不足,这是导致其乏力等症状的主要原因;而且,随时有猝死的可能。 

行造影检查,老张的上腔静脉闭塞。上腔静脉闭塞是很罕见的病变,一般是继发性的,比如胸部有明显占位(肿瘤)病变导致压迫闭塞,或者肿瘤放疗导致继发性病变,但老张的未发现继发性病变,也无上腔静脉相关手术病史,考虑先天性闭塞可能性大。 

此时,摆在病人面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用无导线起搏器,通过下腔静脉,把起搏器送入心脏,这是一项最新技术,操作难度不大。但对于病人来说,无导线起搏器不能进行生理性起搏。

另一种方法,则是用导丝通过左侧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用球囊扩张闭塞血管段,将起搏器植入通路建立,安装心房电极和心室电极,使其心率达到正常范围。

可是,老张的上腔静脉闭塞,是最大的拦路虎,而上腔静脉是安装起搏器的主要通路。

这两种方法在适应症和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上也有大不同。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手术简单,风险小,但是目前上市的只有单腔起搏器,老张的病情更适合用双腔起搏器;还因为是最新的技术,手术费用较高,大致16万元,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第二种手术方式是利用左束支技术——这也是近几年我国心内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工作原理是起搏器的电路传导模拟正常人心脏的电路传导,使心房心室顺序收缩,更有利于病人心功能的改善,获得更好愈后效果;手术费用一般7万元左右,经过大病医保报销,患者最后只付大约3万元左右。 

但开通上腔静脉血管,风险极大,国内也未见学术报道。多位从事心内科工作30多年的资深专家及教授都表示,从未见过原发性的上腔静脉闭塞,更别提要开通其闭塞的血管了。

袁义强和他的手术团队对闭塞段血管走行做了详细研究,认为用穿刺的方式,开通血管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为使病人利益最大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决定实施第二种手术方式。

这也是他对自己和下属的一贯要求:做不做一个手术,首先不是看风险的大小,而是看有没有手术指征。风险再大,只要有手术指征,患者同意,就坚决做,因为风险越大的病人做了手术获益也越大。对于学科发展来说,如果你回避打硬仗,技术是发展不起来的。用疑难病例锤炼自己,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也会渐渐累积。

那万一做坏了咋办?袁义强的回答是:医院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它是治病救人的;它“以善为先,首先要考虑的是病人的利益。心里不能杂念太多,要舍得把自己交付出去。” 

那么,用什么器械开通呢?常规普通的钢丝是难以通过的。

袁义强决定用房间隔穿刺针,这个针最大的好处是头部坚硬而且尖锐,但有一定曲度,为了适合这次手术,袁义强把针拉直——医生的别名是能工巧匠啊。

其实,房间隔穿刺针针头的尖锐,对这次手术来说是个“双刃剑” ,因为头部尖锐,打通闭塞段能力强悍,但很容易将血管穿破。这是这个手术的技术难点。

做手术就是做最坏的打算;追求最好的结果。

心外科、麻醉科、彩超室接到指令都在医院随时待命。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可以放手一搏了。

2020年7月5日,在我院胸痛中心导管室,袁义强及心内科二病区主任杨鹏伟、副主任医师孙玉梅共同实施上腔静脉开通+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

闭塞血管段长度1.5厘米,看着好像不长,但对上腔静脉血管来说,已经不短了。

在X射线指引下,穿刺针插入闭塞段,一点一点小心但果断地前进,毫末之间,惊心动魄。

2分钟后,闭塞段终于打开,欣慰的笑容立刻浮现在手术室的医生们脸庞上。

当两个电极被顺利运送到心房心室位置,老张的心率立刻发生了变化,心率慢慢回归到正常80次/分钟,术后转入普通病房。

一个丧失劳动能力的中年人,一个手术让他夺回劳动能力,这对他自身及较为困难家庭的意义不言而喻。

啥叫红光满面,

啥叫人逢喜事精神爽,

看看病被治好的孩子的父母就知道了。

老张的母亲,75岁的张奶奶一改往日愁容,笑呵呵地走进病房来到54岁儿子的床前。她因为心情放松下来,去医院的小公园刚散步回来。她说:“我心里真是舒坦了!”

老张也笑容满面地告诉查房的孙玉梅说:“胸也不闷了,头也不晕了。”

孙玉梅对老张说:好好养病,明年打工能把今年花的钱挣回来。”

   (李红 赵晓培)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