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4月10日,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土地交易系统举办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挂牌)活动中,顺利成交26宗,成交额163246.743万元,溢价额达5042万元,创造了我市单日成交量最多、成交额最大的历史纪录。
据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在此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挂牌)活动中,中心城区编号ZK2018-89宗地,起始价31619万元,经26轮报价,最终以34269万元成交,溢价2650万元,溢价率达8.38%;商水县编号为SS2020-13宗地,起始价641.654万元,经253轮报价,最终以1901.654万元成交,溢价1260万元,溢价率高达196.37%。
该日土地网上交易,再次验证了我市土地交易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保密性。据了解,针对此次交易数量多、交易额大的特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充分利用交易系统、电话、网络、微信、邮箱等科技赋能新手段,安排专人紧盯项目,跟踪服务,随时解决各种问题,并要求软件公司及中心人员提前一天模拟演练、检测系统,确保了该日土地交易顺利进行。
据介绍,疫情期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多措并举,科学施策,推进项目。一是不断升级优化系统,确保系统安全保密,减少人为干扰因素,确保交易公平、公正、公开;二是超前研究防控预案,周密落实各项工作,利用不见面办、网上办的优势,远程协助解决问题130多个;三是紧抓重点项目,力促复工复产,开通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特事特办“绿色通道”,收到委托项目立即审核资料、立即发布公告,抓紧时间促成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据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已依托我市土地交易系统,累计成交土地42宗,成交总额273237.743万元,溢价总额14882万元,土地交易市场公平公正、活跃有序,实现了土地保值增值目标,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源:周口日报、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