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 图片来自永城市人民医院宣传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作为湖北省的邻居,河南新冠肺炎疫情一度出现十分紧急和严峻的情况,而信阳、南阳、周口、驻马店、商丘等地的疫情防控难度也十分巨大。
面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基数庞大、基层医护人员经验短缺、缺乏传染病防控方面的相关经验以及医疗资源设施配备不完善等问题,基层医疗机构是如何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的呢?日前,河南商报记者专访了河南永城市人民医院院长赵焕东,听他讲讲一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怎样创造一个又一个“最早”,打出一张又一张“王牌”的。
【亮点】
启动儿童发热门诊、设置独立CT室、开展核酸检测......这家县级医院创造多个“率先”
河南永城,一个163万人口的县级市,拥有约5300多名武汉返乡人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该市共检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1900多人,检测确诊病例14人,而目前,该市新冠肺炎病例已全部清零,该地区也成为低风险区域。
那么,在此次疫情防控的两个多月时间中,作为整个永城市最大的医疗机构,也是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下辖18个乡镇分院的永城市人民医院是如何度过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基数庞大、医护人员缺乏传染病防控方面的相关经验等问题的呢?
“1月20号启动永城市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当时就把国家卫健委提出的治疗方案和防治方案,对医疗、医技、护理、行管、后勤、社会服务人员等职工都进行了全面的培训。”赵焕东称,鉴于疫情防控需要,该院根据不同人群采用了微信和大课培训,并通过现场考核、现场提问等方式,让所有人熟知防控和诊疗的要点,“达到人人熟知、人人会用、人人掌握。”
与此同时,该院将肿瘤医院原来的感控科、肿瘤科全部腾空,腾出200个单间隔离病房,组建成永城市传染病医院,集中收治该市新冠肺炎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规范化部署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特别是发热门诊,不仅划分了一个疫区发热门诊和非疫区发热门诊,还同时启动了儿童发热门诊和老年病门诊。
“我们是最早独立设置规范的发热门诊区域。而且在发热诊疗区域内,我们是最早独立设置接诊室和CT诊断室以及检验室的。”据赵焕东介绍,该院不光在发热门诊上下足了功夫,也在新冠肺炎疫情筛查上铆足了劲儿。
“利用我们的生化检验中心、微生物实验中心,我们在整个河南县市级医院里面最早开展了核酸检测这项业务。”而通过核酸检测,该院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进行了相对精准的排查,也在较短时间内,对该市5300多名武汉返乡进行了筛查,尽最大可能减少了疫情扩散。
【困难】
物资紧缺,防护用品只能科学消杀后再使用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爆发之初,各个医院都面临防护物资短缺的问题,而永城市人民医院也没能逃出这个困境。
“当时面临的问题很多,但主要集中在防护物资不足上面,应该说在整个防疫的三十多天里面,每一天无时不操心着防护物资的采购工作。”赵焕东称,1月20日永城市启动防疫号召时,该院库存的防护服只有100套,N95口罩也只有200个,“这远远不够我们下一步防疫工作的要求,特别是永城第一个病例在省人民医院确诊,永城启动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疗和排查行动后,物资的需求量猛增。”
其实,在疫情防控之初,该院就与原来提供防护、消杀物资的厂家进行联系,订购了一批物资,可在等了一周后,物资仅来了三分之一。“原来给我们供货的两家公司的物资都被国家重点调配去了。”因担心出岔子,赵焕东立即和该院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商议,开始通过发布接收社会捐赠信息和海外订购的方式找物资。
“我们还不放心,又采购了一些消杀用具,包括250台紫外线的移动式消毒仪,8台室内移动式的空气杀菌灭毒机,以及目前世界上最新出台的环氧乙烷消毒机。”赵焕东称,按照要求,一次性防护服不能重复利用,但由于当时医院物资紧张,他们只能将防护服通过环氧乙烷科学消杀,完全达到类似防护产品出厂时的水平后再利用。
“我们每一天都在愁,如何跟挤牙膏式地购进。”赵焕东称,疫情一天不结束,医院面临的防护物资的需求一天也不会减少,“哪怕一个病人,如果稍有疏忽,都会造成蔓延,好在现在防护用品的供应有所缓解,目前防护服和医用N95口罩基本上能满足永城的需要。”
【妙招】
利用互联网和查房系统,解决患者怕就医及交叉感染问题
“如何让公众了解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知道如何防范,如何解决患者害怕到医院就医问题,都是当时出现的难题。”为解决上述难题,赵焕东说,该院利用互联网医院、自媒体平台以及远程会诊平台,先后开展起来远程会诊、网络问诊、科普防疫知识等服务。
赵焕东口中所说的远程会诊即河南省新冠肺炎远程会诊平台,该平台直连河南全省108个县,针对确诊病例、危重病例或者疑难病例,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等省级专家给出会诊意见。
此外,该院与永城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永城卫健平台,则承担起向公众及时传递疫情最新消息和防控知识的任务,而该院在互联网医院增设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心理咨询门诊等项目,也能为病人提供挂号、检查、咨询等远程医疗服务。
“这都是疫情之初或者疫情前期,我们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上打下的基础。”除此之外,该院建立了医信通医生端查房系统,医生通过自己的手机,就可以查看其所管辖的病人病情,甚至是给病人下医嘱、记录病程等,以此解决患者担心到医院就医被感染一事。
“截至目前,我们互联网发热门诊对76名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为1200多名患者进行一对一的网上咨询诊治。同时,我们利用网络技术,每天都能统计出发热病人的流调报告,有助于有关部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整体把控。”赵焕东说。
24省县域医院院长组建的微信群,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诊断建议
面对病情复杂、传染性极强的新冠肺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存在经验短缺和认知不足的情况,永城市人民医院在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网络化培训力度时,赵焕东和该院几位新冠肺炎专家也加入了一个名叫“24省县域的指导微信群”的群组。
“这个群里有全国三甲医院呼吸、重症方面的专家教授,还有很多县域医院的院长和呼吸科、感染科的大夫,而且当时这个群也做着防护物资募捐、协调的公益工作。”赵焕东称,群内专家会对一些疑难病例,包括隐性携带者或不典型病例进行诊疗经验的分享,为其他医生对这些病例的诊断提供一些判断依据。
赵焕东院长举例,该院呼吸科主任曾接诊一个病例,患者患的是乙型流感病毒,可当时患者双肺的改变和新冠肺炎相似,且核酸检测也显示为阴性,“最后通过群内专家论证认为这个患者不像新冠肺炎,幸运的是这个患者多次核酸检测排除新冠肺炎。”
对于这个名叫“24省县域的指导微信群”的群组,河南商报记者查询发现,该群组由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中国基层呼吸疾病联盟组建,群内涉及浙江、陕西、甘肃、黑龙江等24个省份的1300家县医院的院长及一线抗疫负责人。
而该群组除了像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秘书长孔灵芝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和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所言,实现了基层医院和上级医院间联防联控机制的有效沟通,为基层患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争取到宝贵时间外,群内人员还能免费获得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和赛诺菲研制的针对慢病患者的“康赛平台”使用权。
“慢病患者就医需求比较明显,所以我们医院给慢病患者提供3个月的长处方。”赵焕东称,上述微信群中的专家们会介绍自己所遇到的特殊病例,而这就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诊断和诊疗上,提供很有价值的帮助,而借助上述互联网智能化平台,也可对慢病患者进行实时病情管理,“很方便。”
【建议】
宁可多想、多考虑、多排查,也不让一个疑似病人漏掉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斗,目前,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那么,经历过这次疫情的赵焕东,又会有哪些思考和感慨?
“首先就是在物资储备上,还是要提前布局提前谋划,多渠道地开展工作。哪怕有一点希望,也不放弃,多渠道去征集。”赵焕东说,此次疫情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防护物资短缺,可也因为医院从始至终一直在不断想办法筹集物资,医护人员并未出现感染情况。
同时,在疾病的诊断上,他认为“宁可多想、多考虑、多排查,也不让一个疑似病人漏掉”,而就医护人员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掌握以及诊断方案的精准把握上,一定要有高度的认识。
“认识统一了,对疾病的判断精准了,对这种病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才能不至于漏诊。”在他看来,当医护人员在防控知识和诊疗方案上有清楚认识,就可以对轻症疑似患者采取有效的建议,如进行集中居家、单间隔离,从而减少聚集性发病。
赵焕东说,永城市是河南省医共体建设比较早的县市区之一,而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医共体建设对该院统一医疗资源、统一调配、统一培训以及整个防控环节的统一把控上,切实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防控物资的配置上,在一些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设置上,在流程的设计和优化改造上,都能够达到统一化。”赵焕东认为,疫情防控要全员参与、全院参与,全科室全过程把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防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责任人,实现网格化管理,也只有责任到人、责任到科室、责任到领导,才能把防控工作做得更完善。
“还有就是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这也是传染病防治法明确提出来的。”赵焕东认为,不能在疾病的起始阶段优柔寡断,耽误好的治疗机会,而在早期治疗上要对每个病人实行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这对减少轻症转重症、重症转急重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也是通过这次疫情总结出来的经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