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二七商圈不愿沉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复兴计划”正在开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9  浏览次数:13317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 吴智星/文 宋亚猛/图12月3日,郑州碧空如洗。登顶郑州二七塔,东瞰,层层建筑背后,是以商著称的商王朝遗迹;西望,是火车拉来的近代商业文明;塔下周边,是现代 中原商战爆发地;北眺,是这座城的商业重心。天地之中的地利,培育出中原城市兼容
 二七商圈不愿沉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复兴计划”正在开启

河南商报记者 吴智星/文 宋亚猛/图

12月3日,郑州碧空如洗。登顶郑州二七塔,东瞰,层层建筑背后,是以商著称的商王朝遗迹;西望,是火车“拉”来的近代商业文明;塔下周边,是现代 “中原商战”爆发地;北眺,是这座城的商业重心。“天地之中”的地利,培育出中原城市兼容并包的性格;一个“商”字,伴着创新贯穿郑州的发展古今。

如今,在它的中心,二七商圈亟待复兴。

古来有之的包容精神

3000年前,四海之货皆于中土交易

二七纪念塔,东望西大街古商城,这是郑州的过往;北望二七路金水河,这是郑州的今天。郑州的古今在这里有着默契的交集。

初冬时分。在距离二七广场2公里的紫荆山公园旁,河南商报记者见到了郑州商务局原副局长、郑州文物局原局长阎铁成。他编撰的《重读郑州》一 书,详细梳理了商城郑州的发展历程。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商部落有一个叫王亥的男人,他驾着牛车,去有易部落交易。有易君主绵臣 见财起意,好酒好肉招待后,把王亥杀了。这个记载 是中国商业贸易的起源。

后来,王亥后代汤迁都郑州,开启商王朝盛世。

甲骨卜辞中,称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 区为“中商”。“中商”的核心位于郑州,而郑州此前 有街名叫“天中里”,位于现今二七广场德化街南段。

得益于“居处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商代商品贸易发达。根据王孝通所著《中国商业史》记载,“商代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为四海,四海之货皆于中土交易。”

二七商圈不愿沉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复兴计划”正在开启

从商代起,郑州一直是一个商贸中心。便利的交通赋予了郑州包容的性格,三四千年来,开放的商业文化从未间断。“有很多人说,郑州人没性格,我说,‘没有性格, 这就是性格’。”阎铁成语调抬高了一些,“平原让这个地方形成了开放和包容的性格。”

铁路交会,让郑州更开放

郑州是全国的交通枢纽,而二七广场一带,正是枢纽的核心。寻找郑州的城市精神,离不开铁路。

1906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1905年,汴洛铁路以郑州站为起点,向东西两个方向修建。1908年,汴 洛铁路通车营运,同年,清朝开放郑州为商埠。(注: 1913年,汴洛铁路并入修建中的陇海铁路。)

火车的通达,人流的来往,形成了郑州火车站为中心的商业区。

1905 年初,火车站附近的第一家旅社迎宾旅社开业,其他如金久、福昌、交通旅社也相继开了起 来。随之而来的是饭店生意日渐火爆,火车站周围的两三条马路之间,不下四五十家大小饭店,据《民国河南社会经济史(上)》记载,“车站所在,旅店、菜楼、剧场、澡堂,市上人力车亦百余辆之多”。

火车站的出口对着大同路西口。刚开始,车站旁边,一些卖小吃的商贩临时搭建草棚做生意。附 近的农民也将红枣、柿饼等特产拿到火车站附近叫卖。后来,商业迅速发展至大同路西口,并继续向东发展。

而后,大同路东段向南北发展,南为钱塘里,北为天中里。再往后,天中里上的商号向北发展。该地段初称惠仁路,后改名为德化街。郑州人引以为傲的老字号,如老蔡记、葛记焖饼、精华眼镜等,都在德化街设店。

铁路带来的开放精神融入郑州人尤其是在此经商之人的血液当中,好客的郑州人容纳、疏散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和物,郑州“商城”的名号实至名归。

二七商圈不愿沉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复兴计划”正在开启

敢干敢拼的商业精神

勇于创新,向传统商业体制发起挑战

二七塔东侧的亚细亚,成为30年前那场“中原商战”的主角。

1989年5月6日,全国最早的股份制商业企业郑州亚细亚商场横空出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当时的郑州亚细亚商场总经理王遂舟说,郑州商业一缺服务、二缺环境。

二七商圈不愿沉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复兴计划”正在开启

(资料图)

在百货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起步期,“把顾客当成上帝”的创新理念简直就是“异类”。

1992年,现任郑州御智商业地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王永君入职亚细亚,成为“高级经理班”中的一员。那时,王遂舟曾多次开会告诉他们:“别看亚细亚现在风风火火,离开了服务什么也不是。”

当年,一个顾客结账时因收到一毛钱太旧,与营业员发生争执。后来,亚细亚工作人员登门道歉。

商场环境设置方面,亚细亚首次安装了电梯、鲜花 绿草、人工瀑布等,此外,还设置了迎宾小姐和歌舞表演。

在营销方面,开业之初,亚细亚就花了几十万元 的广告费。这笔钱,相当于当时郑州其他商城全年广告费之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回忆,亚细亚租用飞机在空中散发有奖销售的券,造成了方圆四五公里的交通大堵塞。

也是在那个年代,亚细亚开始“造节”。王永君记得,当时商场策划了8月8日父亲节;围绕老人,策划 了“金婚节、银婚节、钻石婚节”等节日;围绕儿童,策划了书画活动、钢琴比赛、演讲比赛等。 围绕服务的核心理念,一系列创新,让亚细亚火遍全国。一年时间,亚细亚就跨入全国50家大型百货商 场行列。到1995年,其年销售额一度达到4.71亿元。

野太阳倒逼郑州商业成全国标杆

那还是一个敢于“兴战”的年代。

1989年9月1日,商城大厦试营业第一天。不曾想,邻居亚细亚却活跃起来,时装表演,放炮奏乐,吸引大量市民围观。

1990年9月1日,华联商厦开业,亚细亚挂出两块条幅:“热烈祝贺华联商厦隆重开业”、“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展宏图”。亚细亚商场总经理王遂舟带队,将致贺牌匾送到了华联商厦大厅。

借势营销过程中,“硝烟”四起。“亚细亚现象”的特立独行引发了“中原商战”。 在商品价格方面,亚细亚率先打出价格战,只要在亚细亚商场购买的商品比别的商场高,立即退差价。国营商场华联商厦、郑州百货大楼、商业大厦、商城大厦、紫荆山百货大楼等五家,联名成立“郑州市大型国营商业零售业总经理联谊会”,定期举行价格协调会,加入价格战。

公关大战、价格大战、服务大战、环境大战,在亚细亚这个野太阳的倒逼下,五大国有商场改变了此前的服务质量,让当时郑州的商业服务水平成为全国标杆。

1991年,郑州六大商场总销售额达10亿元,其中五家入选全国零售商业百强。

当时,全国各地的百货企业都来亚细亚参观学习。那是属于郑州商业的高光时刻。

然而,鏖战下来,各方“受伤”颇深。同质化竞争的背后、价格战的背后,让利消费者的背后,商场利润不断下滑。1996年起,郑州老牌商场相继陷入了经营困境。1997年,郑州 商贸系统全系统盈利仅为5万元,亚细亚商场的业绩亦下滑到全市七大商场中倒数第二名,资产负债率达 168%。中原商战趋于结束。

不愿沉寂的二七商圈

中原商战后,为了狙击国美入郑,郑州二七路上一商场开始做家电专卖,而后,二七广场周边几家商场也开始试水家电专卖。而在后来电商的冲击下,在整体水平上,郑州的商业大不如前。

走进新时代,客流变化、消费需求变化、商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二七商圈要如何走出沉寂,实现复兴?

二七商圈不愿沉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复兴计划”正在开启

河南igo大乐城购物中心招商副总杨韶光说,如今 二七商圈商业的衰落,不是因为做百货的不行、批发市场不行,“最重要的是人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杨韶光认为,客户消费习惯的变化,需要商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每个商业体需要更加精准的客户定位,而 针对中产阶级的服务,还是二七商圈的一个短板。

“商战过后,郑州的商业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个商业体要通过自身的差异化竞争、定位、业态的组合去发展。而二七商圈应该提供一个差异化的业态定位。”河南麦迪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长助理张红颜如此评价。

近日,大商·麦迪逊金博大奥特莱斯开业,成为二七商圈的一条新“鲶鱼”。大商·麦迪逊奥特莱斯金博大总经理周磊表示,以商品为导向,货真价实才是商业的实质,伴随着消费回归理性,以及经济发展趋于平稳,人们会更青睐高性价比的产品。

二七商圈不愿沉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复兴计划”正在开启

如今,二七商圈的零售商业中心沿着二七路北移至太康路一带:太康路与二七路交叉口西北角的丹尼 斯大卫城,是典型的重奢代表;太康路与民主路交叉口西南侧的万象城,轻奢并结合了家庭休闲元素;太康路与二七路交叉口西南角、刚刚重新营业的大商· 麦迪逊奥特莱斯金博大,提倡货品导向,主打性价比;尚未开业的新田 360 广场太康路店,将延续时尚、潮流的定位,挖掘年轻的消费群体。未来,不出意外的话,以上四家巨头将组成二七商圈新的零售中心。

包容,让郑州这座商贸城活跃了数千年。在它的腹地,二七商圈也包容着敢于创新的业态:南侧区域,服装批发市场正在转型升级;西部区域,火车站商圈还在发力;在东部区域,亚细亚、大乐城(原百盛)开始谋求重生;中部区域,德化步行街区又将全面改造;北侧区域,是即将四足鼎立的零售新商业格局。

从古至今,开放也好,创新也罢,本质上都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都是顺势而为、实事求是。二七商圈复兴过程中,在尊重商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如何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这才应该是顶层设计时考虑的核心。解决好以上两个问题,才应该是此次二七商圈复兴的初心。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