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
民生

16名贫困户在智能温室大棚里寻“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3  浏览次数:173681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 宋红胜 通讯员 卞瑞峰 王新林刚入冬,气温骤降。11月10日一大早,原阳县陡门乡回湾村的贫困户穆玉安和妻子,骑上电动车兴冲冲地上班去了。快70岁了,没法再外出打工。如今,在家门口上班,我们老两口每个月虽上不了全班,但也能挣两三千元钱,还
河南商报记者 宋红胜 通讯员 卞瑞峰 王新林

刚入冬,气温骤降。11月10日一大早,原阳县陡门乡回湾村的贫困户穆玉安和妻子,骑上电动车兴冲冲地上班去了。

“快70岁了,没法再外出打工。如今,在家门口上班,我们老两口每个月虽上不了全班,但也能挣两三千元钱,还不耽误管家里的2亩多地,这日子过得好着呢!”穆玉安和妻子上班的地方,是村里建成投产将近半年的智能温室大棚。

回湾村地处黄河滩区,曾是典型的贫困村,除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其他村民几乎全靠种地为生。原阳县环保局副局长来这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之后,回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回湾村没有任何村集体产业。“光靠这不多的土地很难让村民们的生活有大的改观,必须发展村集体企业。”驻村一开始,毛爱菊就在思考如何能为村民们找到更好的致富道路。

今年年初,毛爱菊将陡门乡的集体带贫项目——智能温室大棚项目争取到了回湾村。“经营大棚每年会给乡里一定的租金,用于全乡的扶贫工作。另外,有了这个蔬菜大棚,更方便咱村村民就业,尤其是对那些年龄大些的、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来说,家门口就业会更方便。”毛爱菊说。

项目争取来了,村里没有这样的专业人员来经营管理又该咋办?毛爱菊又开始四处寻访专业人员。在毛爱菊的动员下,懂得智能温室大棚经营管理的金祥利决定到回湾村来,为当地的扶贫工作尽份儿力。

从今年3月初智能温室大棚开始建设起,回湾村的村民便开始在这里打工了。那时候,回湾村有20多名村民参与了智能温室大棚的兴建,每个月能拿2000多元的工资。今年5月底,流转了当地300多亩土地而建成的智能温室大棚投入运营。育苗,种植,管理……村里有16名贫困户成了这里的工人,每天像城里人一样上班下班,一天能挣八九十元钱。

西红柿、黄瓜、甜瓜、西蓝花等蔬菜、瓜果陆续成熟上市。“大棚里的果蔬收成好,俺的日子也是过得越来越红火了,以后会更好。”看着一箱箱装好的新鲜蔬菜经过自己的努力从这里走向市场,穆玉安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憧憬。

来源:河南商报
见习编辑:吴冰 张惟一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