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2018—2035年)》出炉,郑新融合“提档加速”——
穿越黄河天堑,坐地铁、飞机往返郑新的日子不远了
河南商报记者 宋红胜
跨越黄河这道天堑,是郑新深度融合必须面对的“课题”。7月24日,新乡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新乡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2018—2035年)》(下称《规划》)。在涉及郑新融合方面,《规划》给出了颇多“破题”的答案。
郑新深度融合,面临着这些交通问题
近年来,新乡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初步形成了内联外畅、便捷高效、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中,郑新之间形成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高速铁路多条跨黄河通道,网络化格局初步形成。
然而,问题依然存在。《规划》指出,新乡与郑州航空港枢纽及豫东北机场枢纽联系时效性不足,铁路枢纽布局对城市空间拓展及区域融合支撑不强,环郑毗邻地区、南太行等轨道需求潜力区缺乏轨道交通覆盖;郑新融合广度、深度不足,跨黄河通道总量缺乏且形式单一,市政化快速通道尚未建成;两市对跨河通道规划、免费政策、货运管理、物流产业联动等政策事务缺乏协调。
中远期目标:实现与郑州市区交通枢纽半小时互通
《规划》在近期(2023年)目标中提到,新乡将启动建设市域快速通道,与郑州方向及新乡市域内建成2-3条市域快速通道,郑新融合政策保障有实质突破。中远期(2035年)目标中提到,要实现与郑州市区交通枢纽半小时互通,郑新间实现公路、市政道路、市域轨道多通道衔接;与郑州大都市区节点城市1小时互通。
在铁路网规划方面,构建以新乡为原点的铁路网络辐射圈,形成“四横九纵”的铁路网格局,将新乡铁路枢纽打造为中原城市群铁路北枢纽。在新乡现有“两横三纵”铁路网基础上,谋划新增新菏高铁、濮潢铁路,与既有铁路网络共同构成“三横四纵”国家干线铁路网。在城际铁路网方面,规划新焦城际、焦林城际、新开城际、郑新城际,形成“一横三纵”城际铁路网格局。
郑州7号、13号地铁向北接通新乡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指出,新乡将依托市域轨道促进郑新融合,服务平原示范区、获嘉及新乡县南部等环郑州地区与郑州通勤化联系。规划郑新市域线、郑新南市域西线,形成市域铁路“两纵”格局,实现与郑州中心城区东西两翼均衡对接。
——郑新市域线:承担郑州与新乡之间日常通勤功能,线路始于郑州地铁13号线白沙北站,与郑济铁路合建郑济铁路黄河特大桥,经平原示范区、新乡东站后往西北至辉县,建议设计时速160km/h,设平原新区站、新乡东站、辉县站。
——郑新南市域西线:承担郑州与南太行景区直接客运联系功能,并带动新乡市域西部地区与郑州联系,线路始于郑州地铁7号线东赵站,利用郑州至新乡高速黄河大桥,经平原示范区、亢村镇与规划新焦城际铁路获嘉南站交汇,向东北方向经辉县连通南太行旅游景区,建议设计时速160km/h,设平原示范区西站、亢村站、获嘉南站、辉县站、南太行站。
跨河通道16座桥,形成多层次、复合化跨河交通
《规划》指出,要构建多层次、复合化跨黄河通道。规划形成跨河通道共16座,其中8座为现状及在建通道,8座为规划及谋划通道。具体来讲,既有5座,在建2座,前期1座,规划2座,谋划6座。接郑州共10座,既有3座,在建2座,规划2座,谋划3座;接开封共5座,既有2座,前期1座,谋划2座;另接兰考共谋划1座。
在轨道网方面,依托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网建设,争取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在新乡布局,推动形成多层次的郑新融合(含开封)衔接轨道网络,规划“2高铁、2普铁、2城际、2市域”的跨黄河轨道交通体系。
在道路网方面,依托郑新沿黄界面产业联动发展基础,强化跨黄河公路与市政化道路通道建设,推动形成间距合理、层次丰富的郑新融合(含开封)衔接道路网络。规划形成“5高速+10干线及市政”的郑新融合(含开封)跨黄河通道体系。
在交通政策方面,推动郑新融合一体化交通政策,即枢纽协同一体化;网络布局一体化,货运物流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
改建军民两用机场,远期承担郑州第二机场功能
《规划》指出,新乡市将推动军用机场搬迁,与新郑机场共同构成郑州大都市区组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同时为城市更新及通用航空发展提供空域条件。依托郑州航空港及豫东北机场,借力提升新乡的航空运输能效,促进轨道交通、干线公路与机场对接,构建网络化的集疏运体系。
2018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733.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1.5万吨。郑州定位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国内航空综合枢纽,《郑州都市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首次提及要进行民航第二机场规划研究;从郑州大都市区范围内,都市区角度来看,也有需求建设组合型机场。
在此背景下,推动军用机场搬迁,预留民用机场设施,与新郑机场形成组合型航空港,远期即可承担郑州第二机场功能,同时可考虑与规划郑新南市域西线实现空铁换乘。
来源:河南商报 掌中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