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政务

汝州市下焦村:水路欢歌“引”来幸福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19  浏览次数:6869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 孙超 通讯员 王婉璐宋乐义黄耀辉以前天一旱,村子里就没水,我们要挑着担子跑三个县找水吃。那时候的路也窄,都是土路,挑着担子累了,想换换肩膀都不成。谈起以前的吃水情况和出行问题,今年86岁的汝州市下焦村贫困户许章贵感触颇深。靠天吃水
      河南商报记者 孙超 通讯员 王婉璐 宋乐义 黄耀辉

 

“以前天一旱,村子里就没水,我们要挑着担子跑三个县找水吃。那时候的路也窄,都是土路,挑着担子累了,想换换肩膀都不成。”谈起以前的吃水情况和出行问题,今年86岁的汝州市下焦村贫困户许章贵感触颇深。
靠天吃水是汝州市下焦村民长久以来的吃水方式。下焦村地处汝州市东部山区,位置偏远,人口居住分散,道路出行不便、吃水非常困难,再加上没有支柱产业和致富门路,群众一直处于深度贫困。



“那时候,家家户户家里都挖的有水窖,下雨天收集一些雨水存在水窖里,再慢慢等雨水澄清,人畜吃水都用水窖水。天旱的时候,人紧巴着用,牲口只能用人使过的。”下焦村村委会副书记冯国增介绍说。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企业在“吃水”、“修路”上下足了功夫,下焦村先后实施了引水工程和生产道路整修、扩宽工程。



先是在老村子打了深水井,水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的水窖里,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问题。下焦新村易地搬迁项目建成后,新村又建设引水工程,在邢窑村的取水点架设了三级提灌,把清凉的地下水直接通到84户贫困村民家中,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问题,足不出户就能用上甘甜的地下水。
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是下焦村道路最真实的写照。汝州市公路局驻村扶贫以来,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先对老村子的主干路进行了加宽硬化,还铺设了通往农田的道路和出村道,与靳马线联通为环线。现在新村的道路也实现了全部硬化,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以前别人都盼着下雨,可以收集雨水,我是害怕下雨。一下雨,院子里街上到处都是泥水,我根本出不了屋门,闷死了。”今年42岁的陈许召是下焦村的残疾贫困户,十几年前在矿山工作时意外砸断了胸椎,造成了下肢瘫痪。谈起现在的新居生活,他感叹万千,“搬到新村后,在家里烦闷了,顺着水泥路自己就可以出来转转,就是下雨也不怕了。自来水也直接通到家里,不用为吃不上水发愁,早上起来,院里就能洗脸刷牙。”
清凉的乡风吹拂着道路边的格桑花,傍晚的下焦新村广场上格外热闹,新潮妇女舞步翩翩,太阳能路灯下孩子们在花间追逐嬉戏,老人们摇晃着蒲扇纳凉聊家常......


编辑:吉倩倩 实习生王路路
来源:河南商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