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釉武士陶俑(唐)(摄影:陈曦)
彩绘陶俑(西汉)(摄影:陈曦)
彩绘陶骆驼(唐)(摄影:陈曦)
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马家窑文化)(摄影:陈曦)
绿釉陶床(明)(摄影:陈曦)
2019年4月10日,796件文物艺术品顺利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国海关提供)
观众在参观“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摄影:陈曦)
2019年4月,国家文物局工作组赴意开展返还文物艺术品点交回运工作。(新华社提供)
2011年,美国向中国返还流失文物。(国家文物局提供)
2013年,中国促成圆明园流失鼠首兔首捐赠返还。(国家文物局提供)
2019年3月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意大利总理孔特的见证下,中意两国代表在意大利罗马交换了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此次文物返还,是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中历时最长、也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文物回归。
4月10日,这批中国文物艺术品历经12年回归之路,终于抵达北京,重回祖国怀抱。4月2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至6月30日。参观者得以徜徉在这些文物之间,眺望史前曙光,遥想汉唐烟火,远追宋元风骨。
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同孔特总理举行会谈、出席签字仪式之后说:“拥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这是我们两个国家的共通之处。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我们要发扬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两大文明的友好交往,在历史的积淀中前行。”
昨天,中国、意大利各自缔造了灿烂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成就伟大。
今天,中国、意大利共同推进“一带一路”,致力合作共赢,美美与共。
两大文明古国之间的大规模文物返还,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让传统友谊生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十二载文物回家路
2007年,意大利蒙扎地区保护文化遗产宪兵队在巡查当地文物市场时,发现大量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次年向中国驻意大利使馆通报其作出的暂扣决定。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得知相关信息后,国家文物局立即启动文物进出境记录核查、组织开展文物鉴定研究,认定这批文物艺术品大部分为中国出土文物,其所有权属于中国,且均未获得合法出境许可,因此依据相关国际公约向意方正式提出文物返还要求,同时提供了详细的文物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
之后,案件进入长达10年、复杂曲折的司法审判过程。2014年,意大利米兰法院通过审判,确认中国政府对该批文物艺术品的所有权,后因持有人上诉,文物返还程序中止,案件转入民事审判程序。中国国家文物局根据意方司法审判程序的变化,会同中国驻意大利使馆,积极配合意大利司法部门继续开展诉讼活动。
2018年11月,米兰法院做出将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中国的最终判决,中意两国文化遗产主管部门随即启动返还文物的确认接收工作。
2019年3月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意大利总理孔特的见证下,中意两国代表在罗马交换了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4月1日至7日,中国国家文物局迅速派出工作组,赴意完成文物清点、交接、核查和运输工作。4月10日,随着CA950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批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抵达北京,重回祖国怀抱。从米兰到北京航程十几个小时,而这条文物回家之路走了12年。
“这批文物返还过程历经12年,追索时间长,同时也是中意两国根据国际公约和两国政府间打击和预防文物非法贩运双边协定开展的首次成功实务合作,不仅是两国文化遗产合作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为国际合作开展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贡献新的典型范例,这对其他各国有示范作用。”关强说,“在追索过程中,最难的是证据的收集,即如何证明流失文物是属于中国的。我们在取证的过程中发现,这批流失文物没有进出境记录,这其实也是个警示,就是文物买卖一定要通过合法途径。”
关强表示,此次展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举办,旨在回顾两个文明古国间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彰显中意两国人民间深厚的情谊,展示两国联合打击文物非法贩运的丰硕成果,为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流失文物返还原属国树立光辉典范。中意两国将以此次文物返还为起点,借助“一带一路”的宽广平台,加强对话协商、政策协调、执法协助,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领域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合作,以文化遗产的独特力量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大潮,以古老文明的深厚智慧协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介绍,此次意大利返还的79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主要是我国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的出土与传世文物,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文物品类多样,保存状况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其中,马家窑文化彩陶、辛店文化彩陶、齐家文化陶器等新石器时代文物,线条简洁流畅,纹饰精美多样,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社会风貌提供直接的物质资料;战国时期文物既有西北地区的秦文化陶器,也有东南吴越文化的原始瓷;汉代文物类型丰富,器型古朴,彩绘飘逸,是汉代灿烂辉煌文明的缩影;唐代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红陶骆驼、红陶马、彩绘人物俑等,是研究唐代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还有宋代黑釉盏和青釉碗、明代绿釉陶屋和绿釉人物俑、清末民国紫砂壶等,与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意大利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制度与行动
中国和意大利同为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汉代,中国人将罗马称为“大秦”,罗马人将中国称为“赛里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联结起长安与罗马,畅通了两大文明古国的经贸与文化往来。
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既是中意共有的文化资源禀赋,也促使两国共同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两国是拥有最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国家,意大利第一,中国第二;两国也都是备受文物流失之苦的国家,双方长期合作,打击文物走私、遏制非法贸易、追索流失文物、推进国际立法,共同推动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秩序。
此次文物成功返还,意大利保护文化遗产宪兵队功不可没。据悉,多年来,意大利着力加强国内法律与制度建设,积极参与跨国执法行动,在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和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方面取得突出成就。1969年,意大利政府成立保护文化遗产宪兵司令部,50年来,共缴获110万件考古发掘物、75万件文化财产和30万件伪造文物,成功追回大量流失美国、德国、荷兰等国的意大利文物,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数据库——“莱昂纳多·达·芬奇被盗文物数据库”。
意大利积极参与跨国文化遗产保护行动,重点打击欧盟境内和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文物犯罪,派遣援助团队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地区开展抢救工作,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免遭战乱破坏和盗窃盗掘。
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中国是全世界最早建立文物进出境审核监管制度的国家之一,早在1950年就设置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实施严格的文物出境许可,有效遏制了自清末以来中国文物严重流失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文物保护立法不断完善,执法日臻严格,在保护文物安全、打击文物犯罪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通过执法合作、外交斡旋、司法诉讼、谈判协商等多种方式,成功从英国、美国、法国、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追回5000余件中国流失文物。其中,圆明园流失鼠首兔首、青铜虎骣等重要文物的追索返还实践,对历史上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的难题进行了宝贵探索与创新。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和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双边合作,先后与意大利、美国等21个国家签署了打击文物非法贩运、流失文物返还的双边协议,并在信息交流、人员培训、执法协作、文物返还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合作成果。中国国家文物局于2018年发布“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公布6900余件伊拉克、秘鲁等国被盗文物信息,防止外国被盗文物进境流通,为保护人类共有文化遗产作出中国应有的努力。
延 伸
文物追索返还相关国际条约及组织
● “1970年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70年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是规范和平时期文物进出口和跨境流转行为的国际公约,缔约国数量最多、影响最为广泛。意大利与中国分别于1978年、1989年加入该公约。
● “1995年公约”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OIT)1995年通过的《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是“1970年公约”的补充性文件,在私法领域为文物追索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意大利是推动该公约出台的最主要国家之一,中国于1997年加入该公约。
● 联合国保护文化遗产之友小组
“联合国保护文化遗产之友小组”(UN Group of Friends on Cultural Heritage)由意大利和塞浦路斯于2018年牵头成立,旨在通过成员国的共同努力,防止非法贩运文物,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国际刑警组织出任小组观察员。
● “敦煌宣言”
中国敦煌“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专家会议”2014年通过的《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简称“敦煌宣言”),是首部由中国倡导制定的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国际性法律文件,旨在推动国际社会充分重视盗掘古遗址、古墓葬犯罪行为的严重危害,呼吁各国依据考古类文物的特有属性来认定被盗掘文物,为破解流失文物追索难题创设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
作者:翟群
编辑:河南商报 王莹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