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经济融资是全球交易所面临的共同任务,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和产品探索自己的服务方式,其中,中国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在这方面的互补性更强。
香港市场是典型的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开放性国际市场,也是国际资本投资中国市场的平台。新经济企业到香港上市,可以从国际市场,特别是从国际机构投资者那里获取资本。而境内市场基本是以境内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资金来支持新经济的发展,新经济企业在境内上市,主要是从内地投资者那里获得资金。所以,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之间的互补性和合作性远远大于有限的一点竞争性。
在支持新经济方面,双方异曲同工,在目前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两地交易所形成合力,可以将金融资源更好地引入新经济。
科创板与港交所在吸引新经济企业IPO方面,除了互补性之外,从沪港通角度来看,新经济企业无论在哪里上市,两地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来交易。这本身也证明,由沪港通开启的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在四年的实践中开启了一个风险可控且稳健的路径。
港股通在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之间建立了一个类似于透明天桥的资产配置通道,能够实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的资产海外配置,同时又不是单纯的资本外流渠道。内地投资者用人民币进行海外配置,之后资金又回流,实现了在家门口进行资产的国际化配置。在市场平稳时期,该机制的效果不易被感知,但在市场波动时期,便能呈现出其独特的效果。
比如2018年,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民币汇率有阶段性的短期贬值压力,这时候,发挥重要支持作用的是海外资金。当时,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流入到中国在岸投资的资金出现了大幅上升。一方面,这说明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资产较为乐观,另一方面,资金的流入不仅形成了对现有投资者投资偏好的差异性投资资金流,同时从整个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无论在资金量还是市场预期方面,都对当时的人民币汇率形成了有力支持。
在交易机制上,两地的互联互通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沪港通、深港通消除了很多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在交易流程、进出便利程度、交易托管制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因此海外指数也开始把A股纳入被动跟踪的指数基金,海外指数也得以自动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在互联互通机制建立四年之后,人们不禁想到,既然股票可以互通,二级市场可以互通,那么一级市场呢?债券既然北向通可以通,那南向通呢?双向互通可涵盖的领域,有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有更多的产品可以放在大的框架下来拓展。
2018年4月,港交所启动了近年来最大的改革,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企业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同时放开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改革之后,港股迎来小米和美团两家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的新经济公司。2018年12月10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香港经济峰会后表示,沪深港交易所就同股不同权纳入港股通达成共识,详情正在规划,会在2019年年中公布。他表示,同股不同权纳入港股通有利于其发展,并与内地市场的发展互相补充。
港交所、深交所和上交所,此前已经就将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港股通投资标的达成共识,目前正在具体制订细则,进展比较顺利。这也意味着,两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将会再向前迈出一步,内地资金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并分享香港资本市场的成长。
编辑:河南商报 李旭雯
来源: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