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三月三,全球华人都会寻根故里,开启一次归心之旅。
4月7日,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顺利举行的背后,是一场安保、电力、消防、医疗、通信等部门工作人员全方位的“保卫战”。他们为拜祖大典默默付出,是整场盛会的“守护人”。
大典仪式结束后,我们把目光和镜头对准“保电军团”——国网新郑市供电公司的一群“保电人”。
【亮点】
重点区域UPS全覆盖,确保供电“零闪断”
“现在是13:43,电压电流都在正常数据区间,误差很小……”4月6日,距离拜祖大典开始还有不到一天时间,国网新郑市供电公司保电办主任李松民例行巡视至位于黄帝故里景区百家姓广场一侧的重要保电点,他一边看数据,一边叮嘱保电人员每10分钟做一次数据记录。
李松民正在查看的UPS移动电源,是2019年拜祖大典保电的“神器”和“明星”,可不能小觑。只见它身高1米出头,由大小三组银色镶边的黑色电池柜组成,为保障UPS移动电源的稳定和安全运行,现场保电人员专为其搭建了一顶帐篷,避免它日晒雨淋。
“保电点有了UPS移动电源,相当于有了个大‘充电宝’,可实现供电‘零闪断’。”国网新郑市供电公司总经理李德栓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在李德栓看来,今年拜祖大典,首次实现了UPS移动电源在重点区域的全覆盖,这是今年拜祖大典保电工作的最大亮点。
据了解,“零闪断”是最高标准的保电,实现直流全覆盖,自动切倒。这些供电“神器”首次在拜祖大典现场全面覆盖,拜祖大典的保电规格再次提升,达到国内一流保电标准。
【历程】
50分钟的精彩背后,
是他们一个多月的日夜守护
“我宣布,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典礼告成……”4月7日10时20分许,随着河南省政协主席刘伟大典仪式主持结束语响起,整场盛会的“守护人”终于松下一口气。
“听到‘礼成’这两个字的时候,才敢放松下来。”国网新郑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李源辉认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们常用这句话来形容演艺工作者,其实,用这句话形容大型活动的保电工作,再合适为过。
今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近50分钟精彩的大典仪式背后,有数百名电力职工长达一个多月的辛勤守护。
“刚过完春节,我们就开始制定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保电方案。今年的保电方案再次升级,把每个保电点细化。”作为拜祖大典保电任务的“指挥官”,李松民介绍,方案敲定后,该公司提前对黄帝故里景区广场的箱变进行了高压试验,并利用超声波检测仪、开关柜局放仪和红外测温仪等设备对所辖线路和开关柜进行了带电检测。同时,对全市输变电设施、重点区域以及重要线路进行全面巡视和检查,为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期间电力供应安全提供保障。
“整个拜祖大典保电期间,我们场内外共计200余人参加此次保电工作。抢修队伍严阵以待,保电人员每人一根基杆、一条线路、一台配变,保证设备零缺陷运行。”国网新郑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刘晓峰介绍说,除了为拜祖大典活动现场各个保电点提供电力供应,同时还为新郑辖区内的所有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成绩】
“设备”+“组织”,确保14年供电“零事故”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都会吸引数万名海内外华夏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成为华人世界极具影响力和标志性的文化名片。
从第一届大典活动到今天,国网新郑供电公司也收获了无数的荣誉,现场“指挥官”李松民见证了拜祖大典保电设备的一步步升级,确保了14年供电“零事故”。
4月4日是拜祖大典保电设备和人员进场的日子,早上6:00,李松民从家里匆忙赶到黄帝故里景区,安排各路人员和设备进场布线、接线。
“李师傅,您在哪里啊,我们的直播车到位了,帮我们接一下电源。”
“好,我马上给你安排。”中午一点多,正在和同事们一起吃午饭的他接到了直播车进场的信息,放下手中的盒饭,赶到位于故里景区东侧的3号、4号控制柜。
“设备运行正常,电压正常,可以按要求进行接线。”李松民弯着腰一边仔细检查一边给直播技术人员沟通。
“都是老熟人了,他们直播技术人员一来就知道找我,我也了解他们的需求,对接很顺畅。”李松民告诉记者,今年新增的电源车,供电质量更稳定,供电品质更高。
原来,直播设备对电压的要求极高,误差不超过2%。否则画面会出现不流畅、不清晰等问题。为确保拜祖大典期间能够可靠供电,国网郑州供电公司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特派1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带来一台400千伏安UPS电源车和两台500千瓦发电车,为大典顺利举办提供了坚强的电力技术支持。
在国网新郑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王建平看来,2019年拜祖大典规模更大,规格更高,公司除了加强技术设备的引入,也通过党建护航,强化了保电人员的战斗力。
加强党的建设,是国企的“根”和“魂”。“今年拜祖大典保电小组投入的200余名人员,超过40%都是党员,保电过程中,共产党员们勇当先锋、争做表率,实现了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王建平介绍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通过在保电工作中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国网新郑市供电公司用实际行动,实实在在践行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背后】
新时代“保电精神”,
这才是最宝贵的“神器”
慎终追远,敬宗拜祖,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主脉。三月三,拜轩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办好拜祖大典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据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网站消息,今年,国家电网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
有业内人士分析,2019年拜祖大典实现重点区域不间断电源(UPS)全覆盖,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一个能源互联网企业重大战略的基层推进和实践。
不过,先进的技术设备固然重要,但人是决定安全的主体,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人才、团队和文化认同的价值。诸如李松民和他的200多人“保电军团”。
参与14次拜祖大典保电,连续4年统筹协调200多名保电人员,黄帝故里景区内外场28个保电点的物料运送、人员分配、车辆出入、雨具器具,甚至吃喝拉撒他都得管,这个人就是保电现场“指挥官”李松民。
4月4日进场当天,在与直播车辆对接的过程中,李松民接到了正在郑州大学上大三的女儿李培悦的电话。“爸爸,你来地铁站接我吧,我今天清明节放假,从学校到家里没有直达车。”
“好,我太忙,去不了,我给找个人去接你。”李松民匆忙挂了电话。
结果他打一圈电话,没找到一个闲人,只好告诉女儿,你自己回来吧。
“我拉着行李箱,先坐地铁,又转公交,人特别多,下车打不到出租,拉着行李箱走回了家。”女儿李培悦很伤心,回家就把自己关进房间。
在家人眼里“不靠谱”的李松民,在同事领导眼中,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拜祖大典保电离不开他。
用总经理李德栓的话来说,李松民就是个“操心人”“细心人”。
用副总经理刘晓峰的话来说,李松民和他的团队全身心投入,人与设备实现完美统一。
在李源辉的眼里,李松民是个亲力亲为的“指挥官”,所有的保电点都刻在他的脑子里,每个保电点他看了之后才放心。
正是有这样一位“操心人”,保电小组的骨干们都培养起了爱操心的职业精神,整个保电工作人员中,主动担当的人更多了,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人更多了,遇到困难群策群力的团结协作意识更强了。
他们的默默付出,叫响了一个团体的名字,即国网新郑市供电公司;谱写了一曲时代精神,即“保电精神”。也许这种精神认同,才是最宝贵、最有战斗力的保电“神器”。
(2019年4月8日河南商报PDF版)
作者:河南商报记者 齐亚琼
通讯员 黄琳暄 崔喜军 蒲乐杰
实习生 郭美琴 李旭雯/文图
编辑:郭美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