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贺岁档电影《甲方乙方》中,预测了一种专门夸人的职业。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突然火起来的付费“夸夸群”,让夸人确实成了能赚钱的职业。
尽管有人吐槽,付费买的“夸夸”只是一堆模板或是尬聊,但“夸夸群”的大热,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对夸赞别人的吝啬,“夸夸”成了一种“心理按摩”。
一夜之间,“夸夸群”火了
曾经,有一部喜剧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家住农村的打工仔杨红旗,因为父亲当了一辈子劳模,心里特别期待自己也能受一次表扬。于是他到报社讲述自己解救险被强奸的女大学生欧阳花的事迹,然而,最终因为涉及女孩的清誉,杨红旗想被表扬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时下,如果杨红旗想要被人表扬,就不会那么曲折。
在一个名叫“夸夸群”的地方,不管你说什么,都会被围着夸赞,就算你是想逃课、吐槽老板、遭遇失恋等,都会得到花式夸赞。
比如,你说“看不进去书,求夸”,就会有人夸你“看不进去书,说明你的知识已经高于书,逆浓度知识无法自由扩散”。
“夸夸群”的前身有传是豆瓣上的相互表扬小组。这个组织成立于5年前,就是各种奇葩求夸。比较正常的是夸夸自家的猫、狗等宠物,也有求安慰的夸赞,比如亲人去世、失恋、求职失败等,希望得到力量。
今年3月8日这个小组一夜爆红。一位女生在微博晒出男友送她的奇葩礼物:在微信群里,上百人足足把她夸了三分钟。于是,原本是豆瓣小组上的互夸,就这样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河南高校掀起“夸夸”热
河南商报记者留意到,“夸夸群”的浪潮也席卷了河南高校。
河南商报记者在QQ里搜索“河南夸夸群”,发现省内众多高校学生也都自发建立起各学校的“夸夸群”,河南高校联合夸夸群、河大夸夸群、郑大夸夸群……
在某大学夸夸群中,河南商报记者看到:某位同学随手在群里发了一句“我刚上课,天啦噜”,很快,就有同学夸他“坚持上课,并且用‘天啦噜’表达自己的心情,明明不喜欢却依旧去做,可谓真正的勇士与斗士,夸”。也许有的同学没课,比较清闲,在群里说:“感觉生活无趣,又不知道做啥,求夸。”很快有人回复:“不做无聊之事,难度有生之涯。”该回复赢得了其他群友的赏识,直呼:“精辟,夸。”还有人说,“这真是一个有趣、有爱的群,还免费,夸。”
在电商平台上 5分钟的夸人服务收费50元
一时间,想尝鲜付费夸赞的网友纷纷在淘宝、闲鱼等各大电商平台搜起了“夸夸群”,付费提供服务的淘宝店也随之出现。
随着“夸夸群”热度的上涨,夸一次5分钟的费用已经涨到了50元,而几天之前一二十元就可以享受。
目前淘宝上销量排名比较靠前的一个“夸夸群”付费服务,店主标价每次5分钟50元,月销量显示已经达到了1300多笔,近1000人购买了这项服务。
该店铺的店主对河南商报记者表示,这家淘宝店本来就是经营创意感情的工作室,店内商品大多是定制化的产品,比如定制手绘菜单门牌、代写表白信、远程互动等。因此,他们对“夸夸群”这样的网上热点比较敏感,在这个话题大热之后,就立即在店内上线了带有“夸夸群”、在线夸人、送女友惊喜等“网红”关键词的付费“夸夸群”产品。
对于其“夸夸群”中夸赞人的夸手,店主表示原本就是提供一些在线情感互动的网友,这些夸手素质还是不错的,也有网友在购买夸赞服务之后,自愿留下来为其他人提供服务。
“对夸手要求也不高,只要不让人‘难堪’,不发表不当言论就可以。”店主说,在大家提供夸赞服务之后,群主会根据客户是否给好评,给群里发劳务费红包,一次二三十元不等。
还有一位商家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们家的产品分为三档:普通群,50元5分钟,有一部分复制的套话;精品2群,80元5分钟,全程零套话;精品1群,100元5分钟,全程零套话,全程互动不冷场。买家一般需要半个小时才能被“安排”。
尬聊的“夸夸” “一脸蒙”在所难免
被一群人围着夸感觉怎么样?“夸了十分钟,但是感觉和想象中的不一样。”网友“一眸”说,她给闺蜜买的“夸夸”,闺蜜在学业和感情上都遇到了问题,希望“夸夸群”能让她开心一点儿。
虽然在“夸夸”之前她和店主沟通了她的需求,但不知道是店主和夸手们没有沟通到位还是怎么回事,夸的内容没什么意思,都是一些“你值得所有美好”“你是吃可爱多长大的吧”“希望你开心快乐”之类的,泛泛而谈,并不是预期中诙谐有趣、切中要害的“夸夸”。而且她的闺蜜进群之后,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觉非常枯燥。“一眸”给店家提了建议:“要注意提高质量呀。”
不过,购买“夸夸”服务的乔先生则认为,他购买的“夸夸”服务还是挺有文化的,同事在群里看到自己被夸“一脸蒙”,他简直要笑哭,一天的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也有给自己买夸的网友,在银行工作的李女士,因周末加班培训没有时间回老家陪宝宝,不开心,就买了5分钟的夸。结果,全程互动不冷场,被十几个网友轮番夸,真的是“夸到害羞”,她感觉5分钟过得好快,整个周末的抑郁心情也一扫而光。
人生需要“夸夸”来按摩
不管在“夸夸群”里是尬聊还是愉快,“夸夸群”的大热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对夸赞别人的吝啬,于是有些人转而寻求在“夸夸群”中获得一点儿心理安慰。
这些夸赞偶尔一试倒也可以。毕竟,和素不相识的网友吐槽一下生活中的糗事或是不如意的境况,从别人的角度,换个思路看问题,在略微夸张、搞笑的氛围中,发现事物的两面性,也确实能将一时低落中遇到的问题一笑化之。
在郑州一所高校刚刚运营了一个“夸夸群”的网友“乙酰”说,其实这样的群除了得到大家的表扬,也是给大家一个交流的平台,无论你做了什么样的蠢事,经历了什么样的失败,其实和你一样的人还有很多,顿时,来自现实的压力就会一扫而光。但他也提到,如果生活依赖这样“虚情假意”的夸赞就比较糟糕了。在现实生活中,基本没有人会进行无原则的夸赞。
“希望大家还是能多跟熟悉的朋友们敞开心扉,多给别人‘夸夸’。”“乙酰”说,我们的人生需要一点儿“夸夸”的按摩。
作者:河南商报记者 陈薇 吴智星
编辑:河南商报 王莹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