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文化

王小帅的这部新作“很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4  浏览次数:12899
核心提示:如今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愈发枝繁叶茂,荧屏上《都挺好》正在让观众为苏家三兄妹的境遇唏嘘,在柏林电影节捧得两座银熊奖(最佳男、女演员奖)的《地久天长》定下了3月22日正式上映的档期。昨日,大河电影口碑榜的影迷在郑州奥斯卡熙地港国际影城抢先观看

如今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愈发枝繁叶茂,荧屏上《都挺好》正在让观众为“苏家三兄妹”的境遇唏嘘,在柏林电影节捧得两座银熊奖(最佳男、女演员奖)的《地久天长》定下了3月22日正式上映的档期。昨日,“大河电影口碑榜”的影迷在郑州奥斯卡熙地港国际影城抢先观看了《地久天长》,对于这部展现中国家庭变迁的电影作品,影迷看后也是评价不一,有人认为导演王小帅用手术刀般的精准将时代变迁通过一个家庭呈现在观众面前,也有观众表示“是演员的表演拯救了这部电影”。

影片中,王景春和咏梅饰演的夫妻是上世纪80年代的工人,因为意外事故独子刘星去世,又由于时代原因失去了获得二胎的机会,丧失生活信念的夫妻二人辗转海南后隐居在福建的渔村,并收养了一名养子,给他起名“刘星”。叛逆的养子成人后离家出走,二人再次“失独”。二十多年后,两人回到老家,往事重新浮出水面,伤痛也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得以抚平。

每部影视作品都是创作者心境的投射,正如王小帅在《十七岁的单车》《扁担姑娘》《青红》中多次抒写社会变迁一样,《地久天长》是王小帅的“青春之旅”。王小帅出身于一个支援贵州“三线”建设的家庭,十几岁时,王小帅随父母到武汉生活,高考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福建电影制片场,后来决定回北京再次奋斗,从而成为一名独立导演,所以,如今生活上稳定的王小帅在思想上却一直在漂泊。他经历过“三线”生活,如今依然对这些人有着亲近之情,在他的作品中更少不了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们对大城市的向往,片中王源饰演的养子就是这种心境的典型投射。

在《地久天长》中,人物、场景众多,支线庞杂,再加上非线性叙事的处理,王小帅这次很热衷于在同一场景内切换到不同时代,这让观众看到一半才能全部梳理清楚所有人物的身份和相互关系,而且片中没有任何明显的时间年份提示。在接受采访时,王小帅表示这种尝试在自己看来也非常冒险,但相信观众能接受,因为关于人生,当回望的时候就会觉得如此短暂,人们回忆时,也是会直接切入某个经历或者场景中,所以这次摒弃了渐隐渐现的剪辑手法,希望干净利落的剪辑呈现,让观众看完也像经历了三十年的人生旅程。

《地久天长》片长约为三个小时,前两个半小时的影片都充满张力,但有观众认为最后半个小时堪称“烂尾”,故事的结局太圆满了,而且不乏煽情,完全颠覆了影片前半部分的风格,能看出王小帅虽然力图保持冷静和克制,但到了最后还是要为观众的情绪寻找一个突破口,这种突破虽然能够让观众感到舒服,但对于影片的艺术性来讲是一种“破坏”。

王景春和咏梅两位演员的表演完全融入了剧情和时代,其他演员也在王小帅的调教下呈现了超越自我的演技。只有一场戏的河南演员鲍振江,也把一位身负下岗任务的工厂厂长演绎得栩栩如生。尤其是王源饰演的养子,戏份不多,却也表现出一名演员的潜质,虽然他的重要任务是扛票房。

海外获奖的华语电影如何能够得到国内观众的认可,票房固然是一项重要考量指标,却并不能成为优秀文艺片的魔咒,中国电影观众正在分层,中国电影也应该针对不同层级的观众进行精准投放,不大众不代表它不优秀,票房不高也不能否定它的艺术水准,希望《地久天长》能够有一个理想的票房,却不希望它的国内上映只图票房。

记者: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峰
编辑:河南商报  郭爽
来源:大河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