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觉
视觉

85后小伙儿回乡办公益武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04  浏览次数:11135
核心提示:刘成在打扫高祖刘文岐碑楼刘成和其他人一起在拳师的指导下练习武术刘成(前一)在武术培训中心成立大会上讲话刘成在练习刀术这几天,周口市太康县毛庄镇刘豆芽村村民刘成在村里漫步,只要听到村头武术馆里传出习武之声,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刘豆芽村,是全国


刘成在打扫高祖刘文岐碑楼


 刘成和其他人一起在拳师的指导下练习武术


 刘成(前一)在武术培训中心成立大会上讲话


    刘成在练习刀术

这几天,周口市太康县毛庄镇刘豆芽村村民刘成在村里漫步,只要听到村头武术馆里传出习武之声,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刘豆芽村,是全国民间稀有拳种“仙人掌”武术的发源地。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练习者渐稀渐少,此拳法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为留住这一稀有拳种,村民刘成回乡投资60多万元创办了“太康县仙人掌武术培训中心”,免费教大家学习“仙人掌”拳法。

而这,只是刘成多年来坚持做公益的一个缩影。作为小村里走出的创业成功者,31岁的刘成始终不忘初心,不论在外地打工期间,还是回到太康老家,他都把公益事业当作自己的一份追求。

创业多次被人帮助事业有成回报社会

31岁的刘成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生活的贫困让他更加懂得努力学习,18岁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乌鲁木齐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被新疆一家公司聘用从事销售工作,当时,公司派遣他到新疆博乐市进行红提葡萄的采收与保鲜贮藏工作。在博乐的4个多月里,面对西北边疆的艰苦条件,他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完成了公司交给的任务。2012年4月,因其工作能力出色,公司委任他到云南从事销售市场开拓与维护工作。

在云南期间,刘成就市场销售积极向他人请教学习,短短两年时间,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他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2014年,他在云南宾川注册成立了一家水果保鲜公司,开始单干。

一开始,刘成的生意并不是那么顺利。由于人生地不熟,一些人看到他生意兴隆,就开始上门“找茬儿”。不过,让他十分感动的是,每次遇到麻烦时,总会有好心人出面帮忙,让其生意得以顺利发展,这让他十分感恩。他暗暗承诺:“等将来自己事业有成之后,一定回报社会。”

几年下来,靠着诚实守信和良好的信誉,他的生意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目前已在云南、四川、河南、甘肃、山西、陕西等全国7个省市县建立了分公司办事处,员工达500人左右,其中贫困户就有100多人。

事业有成后,心怀感恩的刘成开始回报社会。2016年夏天,云南部分县市遭遇60年一遇的大旱天气。当时,刘成与云南宾川县的力角镇和拉乌彝族乡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出资数千元为这两个乡镇的村民打了多眼水井,解决了当地100多名村民吃水难题。

而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刘成养成了上网浏览新闻的习惯。一次,他看到云南宾川县州城镇一名3岁儿童无钱看病的新闻后,禁不住流下泪水。他当即与孩子家人取得联系,一次给小男孩捐助了几千元钱。

刘成承诺的回报社会,直到现在从没有停止过。太康县的任广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刘成资助的困难儿童至少有50多名,多的数千元,少的一千两千,而日常几百元的捐款得有2000多例。”

回乡办公益武馆留下珍贵拳种

“手臂要伸直,马步要扎实!”昨日下午3时许,在太康县毛庄镇刘豆芽村“仙人掌”培训中心,记者看到六七个孩子正在院子里练拳。统一的服装、整齐的动作,让人眼前一亮。

据刘豆芽村“仙人掌”第五代传承人刘政科介绍,“仙人掌”是中国的本土拳种,发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是当时中州著名拳师刘文岐所创,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太康仙人掌武术以掌法为主,刚劲有力,常伴以震脚发力。因手法实用多变,动作舒展迅捷、轻灵健美,犹如仙人临凡,故称为‘仙人掌’。”刘政科说,在刘豆芽村武术发展的高峰期,村里80%以上的村民都在练武,下至五六岁孩童,上至耄耋老人,即使外村嫁过来的媳妇进门就要学武。

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仙人掌”传承逐渐陷入低谷,练习者日渐稀少,这让刘成感到十分不安。

为让这一宝贵的稀有拳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2019年初,刘成回村投资60多万元创办了“太康县仙人掌武术培训中心”,并承诺,凡是前去学习“仙人掌”拳法的一律免费。

此外,为让这一稀有拳种更好地留存,目前,刘成正组织人员积极准备“仙人掌”拳法的相关材料,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成立‘仙人掌武术培训中心’,一是纪念,二是传承。”他说。

为人处世热心肠从小就爱帮助人

在太康县毛庄镇刘豆芽村,提及刘成的名字,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刘成为人和善,长这么大从没有跟人红过脸。”70岁的老人刘世民说,他是看着刘成长大的,对刘成十分了解。

“我们村里有一个特困户叫刘世亮,家里十分贫穷,他老娘是盲人,妻子有点智障。几年前,父亲去世,他却没有钱为父亲办理后事。”刘世民说,刘成当时主动拿钱并动员村民帮他为父亲料理了后事。

同样,提及刘成,62岁的村民刘相友也直竖大拇指。“这孩子德行特别好!”刘相友说,村里有一个叫孙国芝的五保户,身体行动不便,刘成上小学时就开始帮助她,一直到孙国芝去世。

“那时候,一放学刘成就往她家里跑,看看卫生该不该打扫,水桶里有没有水,还不定时帮她购买油盐酱醋。”刘相友说,在村里,刘成热心帮助他人的事例实在太多了,举不胜举。

而谈及未来打算,刘成说:“下一步,我准备再投资150余万元,把村里2.5公里土路和下水道给修了。另外,我还准备再投资30多万元,在村里办一个急救公益培训中心。”

为啥要创办急救公益培训中心呢?刘成说,他见过不少无辜的生命丧生,也见过一些人因为不懂急救,而失去宝贵生命,比如夏季游泳溺水,冬季玩冰意外等。“办这个急救培训中心,我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急救知识,掌握一些急救技能,在有人遇到突发意外事件时,不至于惊慌失措,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为成功救援提供更多机会。”刘成说。

记者: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于扬  实习生  王慧星  通讯员  任治森/文图
编辑:河南商报 郭爽
来源:大河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