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滴滴宣布将裁员2000人的消息发布4天后,2月19日,网上传出了一份易到大股东韬蕴资本发布的关于让部分员工回家办公的内部通知,原因点明是“耗费大量精力与资金挽救易到”。
春节刚刚过去,可对于网约车企来说,这个节过得并不轻松,接踵而至的消息让网约车市场处于一种敏感的状态中。
韬蕴资本发文:部分员工回家办公,停发绩效工资
2月19日晚,网上传出了一份易到大股东韬蕴资本发布的内部通知,通知称公司接手易到以来,耗费大量精力与资金挽救易到,对公司的整体资金与其他业务开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多次展开融资自救,力图走出泥潭,但新一笔融资短期内恐难以到位,公司在财务上面临巨大的困难。就目前公司的业务开展情况及资金状况,无法支撑现有的团队继续运营。
通知中称,不得不忍痛做短时间割舍,自通知发布之日起,除必要岗位继续到岗外,各部门负责人安排其余员工在家办公,其间暂停绩效工资发放,只做基本生活保障,恢复上岗时间将另行通知。
上述消息在网上迅速传播,引发关注。
河南商报记者拨打天眼查上所备注的韬蕴集团多个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短信及邮件等多方联系无果。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此份通知在网上流传后,韬蕴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那份通知被过分解读了”。一名韬蕴资本内部人士则透露,目前公司运作尚属正常,其所属部门仍照常上班,而对于2月19日晚的通知以及公司下一步计划,不方便多说。
易到:并未接到上述通知,目前公司正常运转
易到总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易到方并未接到上述通知,也尚不能核实文件及细节内容的真实性。
该负责人介绍,韬蕴资本虽然是易到的大股东,但与易到还是两家公司,易到没有发布类似文件。但他提到,目前公司正常运转,员工正常上班,目前主要解决司机的提现问题,包括郑州区域司机提现问题。
据悉,郑州是易到进驻的首批城市之一,也是重点发展城市。易到用车从2013年进驻郑州至今已经运营近6年时间。有业内人士透露,2018年下半年,易到用车经营策略上开始变化,从公司直营转化为承包方式,郑州分公司也在模式转变之列,但不知最终是否转变成功。
易到是否还会继续运营?下一步有何打算?郑州区域运营情况如何?易到总部相关负责人仅回应称,目前先着力解决司机提现问题。
实际上,这不是韬蕴资本第一次欲“甩”易到。就在2019年1月21日,网上传出一份《关于向全社会公开出让易到股权的声明》(简称《声明》),《声明》中称,韬蕴资本愿意以一半的成本价格出让易到股份。
《声明》中还提到,韬蕴资本向易到提供首批6.3亿元款项,用于解决司机提现问题。易到现有34亿元负债中28亿元为韬蕴资本向易到的垫款。
虽然文件未经过官方发布,但韬蕴集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有出售易到股份的考虑,但对《声明》为何在网上流出不方便透露,《声明》中披露的具体内容也不方便透露。
“烧钱”补贴大战后,网约车平台依然“负重”前行
据悉,韬蕴资本参投过多个项目,包括易到用车、大电竞、奇点汽车、豌豆公主、乐视体育等。韬蕴资本曾是贾跃亭的金主之一,投资乐视系数十亿元。
2017年,韬蕴资本从乐视手中收购易到,成为易到新的大股东。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韬蕴资本上述两份文件中可以窥见其或许正受到资金紧缺的困扰,这或许影响到其参投项目易到用车。从目前来说,易到用车显然遇到了难关。除了大股东欲转卖股份外,易到本身运营也受到了挑战。比如在郑州区域,有市民反映称从去年12月左右开始,易到出现打车难的情况,还有司机反映称提现缓慢。
而上海区域,上海市交通委信访、热线渠道2018年三季度受理的涉及网约车平台投诉中,易到用车在被投诉榜的首位,其被投诉率达到每万单1.93起,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每万单0.25起。
但上述业内人士提到,目前网约车及共享汽车等出行平台都在面临前期投入大、短期难以盈利的困境。其中,对于网约车来说,前期为了争夺司机资源争相通过“烧钱”补贴司机,同时各地网约车政策落地和执行日益严格,很多司机离开网约车行业,网约车不得不持续投入补贴,这让网约车平台“负重”前行。
以巨头滴滴为例,据媒体报道,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曾发表内部信提到,6年来滴滴没有实现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元人民币。
“不仅网约车,包括共享出行平台都压力不小。”该业内人士说,以河南本土共享出行平台一步用车为例,遭遇4000万元的“釜底抽薪”后,就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记者:河南商报记者 杨桂芳编辑:河南商报 郭爽
来源:河南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