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满天的黄河滩区
列队出巡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刘瑞朝通讯员蔡彦玲文记者许俊文摄影
四九天里,黄河流冰,滩区空阔,灰鹤翻飞,喜鹊群集。横风吹沙起,晴空映旷野。中牟与开封交界处,一面五星红旗,正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五星红旗所在之处,是郑州市森林公安局候鸟保护巡护队的营房。从2012年冬开始,从一顶帐篷,到一个板房,再到一处营房,每年寒冬,巡护队便入驻广阔的黄河滩,为前来越冬的候鸟们保驾护航。
在春节前夕,在腊月天里,在“四九”风中,大河报记者走近他们,见证并记录他们的巡护日常……
夜色中摸索前行他们盯上了一辆小汽车
1月21日,腊月十六。夜色深沉,风凉如水,超级月亮,如白炽灯,悬于天宇,黯淡了点点星光。
中牟县狼城岗镇北的黄河滩区,水在结冰,万籁俱寂。远方,能看到明的暗的灯光,风摇曳着光线,显得渺远。一辆警车,警灯闪烁,在曲折高低的道路上行进,颠簸摇晃。车窗外,苗圃林黢黢,小麦田阔阔,已然分辨不清。
晚上9时,郑州市森林公安局候鸟保护巡护队,开始了夜间的第一次巡逻。坐在后排的队员门智慧,对滩区内错综复杂的道路,显然谙熟于心,在警车的晃荡声中,提高了嗓门,指挥着开车的同伴。
“这里的道路本来就不容易记,到了晚上很容易迷路,有一次我们还把车开进了麦田。”巡护队队长张赫说,之所以开着警灯,是为了给不法分子以警示作用。他们一旦看到警灯,隔老远就会溜之大吉。
“当心当心,前面是断头路,再往前开就是黄河了。”门智慧紧急提醒着开车的同伴。而当车速下降,路到断头处,风吹过来,夜幕下的黄河,正压低着声音,埋伏着危险。
不远处,一辆汽车向着黄河方向开去。张赫的职业敏感告诉他,这个时间段进黄河滩,必有蹊跷。警车随即掉头,车速加快,很快追上了一辆面包车。面包车停在黄河边,一男子从车内探出头来。
张赫近前,招呼男子下车,并打开车门,上前检查,有无猎鸟或其他危险品。车内安全,男子懵然。“九点多了,来黄河干什么?”面对张赫的问话,男子解释道:“来看黄河,白天没空,晚上过来看看。”
张赫严肃地说:“这里不允许汽车进来,赶快回去。晚上来看黄河,到处是断头路,危险得很。”男子连连称是,关上车门,掉头而去。
他们劝走的有比赛的越野车、有看黄河的闲人
在张赫看来,他们的工作机械而单调,没有什么好采访的,也没有什么值得大说特说的地方。
每天三次巡逻,白天一次,晚上两次。晚上的巡逻,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凌晨三点的巡逻。“有些不法分子白天投过毒饵后,一般到凌晨三四点再来滩区,收拾一些死鸟回去。”张赫说,不过经过这几年的持续巡护、宣传,周边的人都知道黄河滩区有这样一个巡护队,就很少有人动这些歪点子了。
这里,是候鸟越冬的绝佳栖息地。2016年底启用的巡护队营房,也是靛青色的瓦,红褐色墙,尽量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即便如此,巡护队不得不时时清除滩区内出现的人为干扰。
1月22日上午,一辆黑色小轿车,荡起一路黄尘,开向黄河岸边。巡护队员见状,立即驱车近前。开车男子说,他来这里专程看黄河,难道连黄河也不让看吗?巡护员说,这里是禁区,不允许汽车进入。开车男子反问说,一路上一个警示牌都没见,咋就是禁区了。记者注意到,就在汽车后方几十米的距离,连续有两个警示牌,指明此处是一级自然保护区,不允许车辆进入。
巡护员指着越飞越远的几只灰鹤说,你看黄河,把候鸟都吓走了,请你赶快驶离这里。开车男子仍是一脸不解,最终还是掉头离开。但是在不远处的黄河边,又一辆白色小汽车驶来。巡护员无奈地摇头说,他们需要不断地劝离不明就里的“看黄河”的群众。
巡护员张彦勇说,今年黄河北面滩涂减少,黄河南岸原来的河床露出,成为一大片沙场。跟随张彦勇走进这片河床,记者注意到有零星的车辙印。张彦勇说,再往东走,车辙印可能更多。这些都是越野车的痕迹,前段时间,他们发现有越野车在这儿进行比赛。这对候鸟造成了极大的干扰,他们不得不一次次将他们驱离。
为了尽量减少附近村民对候鸟的干扰,林业部门承包了滩区八千亩的田地。即便如此,仍会有附近村民,打着看护庄稼的旗号,来到滩区内活动。张彦勇说,这对候鸟造成了很大的袭扰,也加大了他们的管理难度。于是,在白天的巡护过程中,他们就需要对进入滩区的人员,耐心地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劝离。
守着黄河的他们没水喝最初的岁月在帐篷中度过
四九天里,黄河流冰,横风劲吹。
跟随巡护队员到黄河滩走一趟,北风卷起黄尘,塞入人的口耳鼻中。而白色的警车,不一会儿就成了“小黄车”。
冬天风多,特别是北风多,将营房的红旗吹得猎猎作响,入夜也不息。张赫开玩笑说,晚上营房里虽然寒冷,但他们这儿无需打扫卫生,因为这劲吹的风,会把营房的地面吹得干干净净。
然而,守着黄河的他们,却面临着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原来,水井内抽出的水,含沙量很大,根本就无法食用。而营房内的厕所,需要频繁地冲洗,否则就会被泥沙堵塞。
洗漱用水,做饭用水,他们只能依靠桶装水。他们需要到数公里外的狼城岗镇街,每天向营房拉桶装水。由于缺水,桶装水又要省着用,做饭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他们的宿舍内,摆放了好几箱桶装方便面。相对于费时费事的下厨房做饭,泡面加香肠的标配,成为随手可得的“美食”,自然获得队员们的青睐。
在带领记者巡护过程中,队员们指着黄河边一处荒废的板房,不止一次聊起曾经的艰苦岁月。
2012年12月1日,河南省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正式启动,郑州市森林公安局、中牟县森林公安局根据北方野生鸟类迁徙越冬的实际,在开封、中牟交界处的黄河湿地上,成立了郑州市森林公安局候鸟保护队。
当年冬天,一顶帐篷在黄河边搭了起来。而巡护队员,最初便是住在这里,过着寒冷而无电的生活。入夜,黄河边比县城低了好几度,冷风拍打着帐篷,寒意从地下腾腾升出。2013年冬,帐篷岁月结束,板房岁月开启。即便如此,仍是条件艰苦,时间难度。
直到2016年冬,在多方筹资的基础上,板房西南约1公里远处,砖混结构永久性营地落成。张彦勇说,之所以西迁,是因为活动板房位于候鸟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撤离是为给候鸟腾出更好的栖息地。但好歹生活条件好了一些,接上了电,也有了存放物品的地方。
更多鸟类前来越冬他们为候鸟撒下食粮
郑州中牟黄河湿地,约有60平方公里,是各类鸟类重要的栖息地、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而巡护队员的巡逻范围,东到开封地界,西到郑州东区杨桥办事处附近,往往一趟下来,便需要三个小时左右。凌晨3时,出发巡护,归来时,远鸡已啼东天红,黎明曙色渐浓。
1月22日早晨,太阳鲜丽爬出地平线,这里也进入了鸟类活动高峰期。通过高倍望远镜,能够望见田中觅食的灰鹤,娇美翔飞的白鹤,随处可见的喜鹊,还有圆润的鹌鹑。更多的鸟类,一时见不到踪影,风却将它们的鸣叫声阵阵送来。
从2012年以来,在这一地区观测记录的鸟类种类,已由原来的169种增长到2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9种。
前段时间,郑州市林业局、郑州市森林公安局和野生动物救护站为滩区候鸟送来了万斤玉米。巡护队的任务便又多了一项,将玉米抛撒在麦田内,给候鸟们充足的越冬口粮。
然而在巡护队员们看来,今年来这里栖息的候鸟,没有往年多了。张彦勇说,根据他们的判断,这与今年黄河的改道有很大关系。黄河河道摆向对岸的原阳,南岸的河床露出,且大面积干涸,滩涂面积也相应减少了。
东到开封黄河滩区,西到杨桥办事处附近的黄河滩区,往往巡护一趟下来,需要两三个小时。
巡护队共有10人,郑州市森林公安局和中牟县森林公安局各5人,三天一换班,这已成了惯例。从11月底入驻,到次年3月15日结束,他们陪候鸟度过漫长的冬天,给它们一个安全的栖息环境。而随着天气放暖,立春临近,很多候鸟已经提前启程,向北方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