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村第一书记杨恩学(中)

位于开封市东北方向的米寨村是省级贫困村,但有着黄河水灌溉优势,该村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去年11月,来自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的杨恩学来到开封祥符区杜良乡米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帮助当地村民脱贫。其间,他们因地制宜扩大了鱼藕混养规模,让贫困户入股分红。
种植的莲藕丰收了,但较差的市场行情,让莲藕销售难住了这里的人们。
为了帮村民销售,杨恩学做起了莲藕代言人。他说,目前丰收的莲藕卖出去的还不多,亟待销售的优质莲藕还有10多万斤。
如果有爱心单位、公司及市民朋友有需求,欢迎联系,和他一起帮帮贫困户。
种植单一 成了省级贫困村
1月16日下午,在离家千米左右的莲藕种植基地,米寨村的村民张树云正在挖莲藕。
56岁的张树云介绍说,家中有8口人,有儿有孙,她平时在家带孩子,一有空就来挖莲藕,一斤能拿五毛钱的工钱。
“有人卖,俺就挖。”张树云表示,她一天能挖200多斤莲藕,“挖这讲究技巧,不会挖的可别乱挖,不然都把藕挖断了。”
米寨村党支部书记孙继涛介绍,米寨村全村辖9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300亩,人均1.68亩。他称,米寨村基础设施非常落后,进村道路只有一条,没有工厂,自扶贫政策实施后,村里的道路修了很多条。
村里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由于种植结构单一,村民收入来源较少,米寨村属于省级贫困村,全村44户贫困户120人。在杨恩学看来,村里的贫困人口,“有一部分人因为一些情况陷入贫困,比如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还有一些没有劳动力的人。”
收入增加 靠的是修水利、学技术
“来之前出行比较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一下雨就没法出门。”杨恩学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来米寨村之后,和他的同事帮助村民修建基础水利设施,“水通畅了,田地就保收了。”
为解决米寨村农田用水问题,2018年5月份,杨恩学所在单位出资4.83万元,修缮了两个导洪渠,扩挖了三条排水河渠,保障了农田水利设施通畅。
此外,他们还专门组织了技能帮扶,帮助村民学习电焊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优势。”杨恩学说。
还有党员对户帮扶,“单位有27名党员进行帮扶,27名党员帮扶了38户贫困户。”
在杨恩学和同事的努力下,部分村民的收入逐渐增加。
莲藕种植 规模从20多亩扩大到50余亩
在帮扶中,其中一项项目最为特殊。
“国家投钱,让贫困户入股。”杨恩学表示,通过开展“鱼藕混养”,使贫困户真正得到了实惠。孙继涛介绍说,村里水也多,坑也多,就利用起来了。
根据村里的情况,他们因地制宜,将村里的资源综合利用起来,打造莲藕种植,“最初的时候不多,也就20多亩。”
经过一系列种植和管理后,莲藕最后的收入给入股的贫困户分红。
孙继涛介绍说:“每亩地莲藕的产量在3000余斤,挖一斤可以得到五毛的工钱。卖出之后属于集体,统一时间分红。”
杨恩学表示,通过运用“到户增收”的项目款40万元,重新扩大了莲藕种植规模,另外原先所在学校单位都购买该村的莲藕,由于是帮扶项目,价格相对高一点。“买了1万多元的莲藕。”杨恩学说。据了解,该项目从最初的2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50余亩,属于集体所有。
通过一系列的帮扶,2018年王东生、高矿玉、郭士琴等家庭都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人均收入远远超出2018年国家扶贫标准3400元,成功脱贫。
目前,该村已脱贫34户99人。
市场滞销 第一书记代言卖莲藕
莲藕种植,本来是很好的扶贫项目,但如今收成不错的莲藕出现了滞销,这让米寨村的村民犯了难。
“当时种的时候,规模没这么大。”孙继涛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按照以前的情况,亩产也就2000多斤,同时销售都很零散、不固定。
除了亩产少,还有很多成本需要考虑,孙继涛介绍说,莲藕种一次,来年还会发芽,但是效果会逐年下降,到一定时间还要重新种植。
而对于收获,他则表示更多的是靠人工挖。
孙继涛表示,今年莲藕长势不错,但出现了滞销,收入成了负数,他给河南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莲藕对外批发价格每斤1.3元,但是每亩地还要除去地租800元,加上此前的化肥和人工费,每亩地需要1500元的成本,相对于每亩地3000余斤的产量,这有点不划算。“小商小贩远远不能满足销售需要,希望大家多关注我们米寨村,有需求可以联系我们。”孙继涛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杨恩学也表示,目前滞销的莲藕还有一半左右,他想为村里滞销的莲藕代言,希望自己能帮忙销售。
让我们和驻村第一书记一起,帮帮这些贫困户
今年,河南商报联合18省辖市驻村第一书记、豫发集团、锦荣公益社发起暖冬扶贫扶志公益活动。寻找虽身处逆境却积极向上的少年儿童和家庭,汇聚社会爱心,进行帮扶。如果政府的帮扶是扶贫的骨干,那么爱心的汇聚就是扶贫的血肉。
如果您也想帮助这个村的贫困户,可联系河南商报记者弯文奎(电话/微信13733164202),或拨打锦荣公益热线0371-55023918。让我们共同努力,力所能及地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冬天。
记者:河南商报记者 弯文奎 实习生 巴文媚 赵墨波/图编辑:河南商报 郭爽
来源:河南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