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包括大河报在内的众多媒体对郑州公共停车场中存在的收费乱象进行持续报道后,郑州市智能化停车场的建设步伐也日益加快。但在目前建设中,也存在着收费平台不统一的问题。据记者了解,在郑州目前智慧化停车场的建设中,各区承建的公司并不相同,仅金水区一个行政区域内,就由四家公司分区域、路段进行承建。对此,牛培玲也表示,无论承建方有多少个,但供市民使用的智能停车平台(APP)应当统一。“不能说有几家公司经营就让大家下载几个APP去使用。”她说。
省政协委员连鸿凯:
为老城区内的大型医院就近开辟新的地下停车场
老城区内停车难,在大型医院、商超周边停车更是“难上加难”。在多位政协委员关注停车难的提案中,省政协委员连鸿凯则将提案聚焦在了老城区大型医院停车难的问题上。
作为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的院长,连鸿凯对于大型医院内停车难的问题有着切身的体会,他告诉记者,院区停车难问题已成为来院就医患者普遍反映的问题。很多患者因停车花费的平均时间在40分钟左右甚至更长,一些患者由于院内无车位,把车辆临时停放在医院周边而被贴上罚单,还有一些患者因为停车问题而放弃了就医。
“老城区大型医院和周边道路的规划格局早已确定,只能从利用周边地区的地下空间着手寻找增量。”针对目前现存的情况,连鸿凯建议政府加大对老城区内大型医院周边可利用的地下空间进行专题调研、规划,为设立在老城区的大型医院开辟可供患者就近停车的“地下后花园”。